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及肌肉病理研究
前言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16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6-26页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临床特点 | 第17-18页 |
·进行性肌无力 | 第17页 |
·Gower 征 | 第17-18页 |
·假性肥大 | 第18页 |
·心功能损害 | 第18页 |
·其他 | 第18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18-22页 |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 第18-19页 |
·肌电图 | 第19页 |
·肌肉超声 | 第19页 |
·肌肉 CT | 第19页 |
·肌肉 MRI | 第19-20页 |
·肌肉病理学改变 | 第20-21页 |
·基因诊断 | 第21-22页 |
·诊断 | 第22页 |
·鉴别诊断 | 第22-23页 |
·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 | 第22-23页 |
·其他类型的肌营养不良 | 第23页 |
·心肌炎 | 第23页 |
·佝偻病 | 第23页 |
·治疗 | 第23-24页 |
·基因治疗 | 第23-24页 |
·干细胞移植 | 第24页 |
·药物治疗 | 第24页 |
·预后 | 第24-26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对象 | 第26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6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第27-38页 |
·临床辅助检查 | 第27页 |
·肌肉病理研究 | 第27-38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8-55页 |
·BMD 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 | 第38-39页 |
·性别 | 第38页 |
·年龄 | 第38-39页 |
·BMD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 第39-42页 |
·首发症状及主要临床表现 | 第39页 |
·主要体征 | 第39-42页 |
·家族史 | 第42页 |
·血清 CK 值 | 第42-46页 |
·血清 CK 水平随病程的变化规律 | 第43-45页 |
·血清 CK 水平随年龄的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肌肉病理结果 | 第46-55页 |
·组织化学染色 | 第46-49页 |
·免疫组化结果 | 第49-53页 |
·肌肉病理形态计量 | 第53-55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5-60页 |
·BMD 的临床特点 | 第55-56页 |
·一般特征 | 第55页 |
·主要临床表现 | 第55-56页 |
·BMD 患者的临床辅助检查 | 第56-57页 |
·血清 CK 值的变化规律 | 第56-57页 |
·组织病理学改变 | 第57-60页 |
·组织化学改变 | 第57-58页 |
·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 第58-59页 |
·肌肉病理形态计量学分析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