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2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53页 |
| ·聚甲醛及其改性研究 | 第21-28页 |
| ·POM的结构与性能 | 第21-24页 |
| ·POM的发展及现状 | 第24-25页 |
| ·POM改性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 ·聚碳酸酯及其改性研究 | 第28-34页 |
| ·PC的结构和性能 | 第29-30页 |
| ·PC的生产状况 | 第30-31页 |
| ·PC改性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 ·尼龙及其改性研究 | 第34-36页 |
| ·尼龙概况 | 第34-35页 |
| ·尼龙6改性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 ·阻燃理论 | 第36-41页 |
| ·聚合物的燃烧过程 | 第36-37页 |
| ·POM的热分解 | 第37-38页 |
| ·PC的热分解 | 第38-40页 |
| ·阻燃机理 | 第40-41页 |
| ·弹性体增韧理论及其发展 | 第41-43页 |
| ·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 | 第41-42页 |
| ·裂纹核心理论 | 第42页 |
| ·剪切屈服理论 | 第42页 |
| ·银纹-剪切带理论 | 第42-43页 |
| ·空穴化理论 | 第4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43-4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43-44页 |
| ·研究内容 | 第44-45页 |
| ·创新之处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 第二章 无卤阻燃POM复合物的制备及其阻燃机理研究 | 第53-99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 ·原料 | 第54页 |
| ·实验设备 | 第54页 |
| ·样品制备 | 第54-55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55-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97页 |
| ·阻燃剂载体的选择 | 第56-58页 |
| ·阻燃剂的选择 | 第58-59页 |
| ·MRP/MCA/DPER/novolak阻燃POM | 第59-66页 |
| ·APP/MCA/DPER/novolak阻燃POM | 第66-85页 |
| ·热降解动力学 | 第8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 第三章 尼龙6增强超韧化改性研究 | 第99-123页 |
| ·引言 | 第99-100页 |
|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 ·原料 | 第100页 |
| ·实验设备 | 第100页 |
| ·样品制备 | 第100-101页 |
| ·性能测试 | 第101-10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22页 |
| ·尼龙6/"核-壳"结构增韧剂体系的力学性能 | 第102-107页 |
| ·尼龙6/"核-壳"结构增韧剂体系的亚微相态 | 第107-111页 |
| ·增强超韧尼龙6复合材料 | 第111-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3页 |
| 第四章 PC回收料的增韧及阻燃改性研究 | 第123-151页 |
| ·引言 | 第123-1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124-126页 |
| ·原料 | 第124页 |
| ·实验设备 | 第124-125页 |
| ·样品制备 | 第125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125-1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49页 |
| ·MBS对PC回收料增韧改性研究 | 第126-138页 |
| ·MSiS对PC回收料的改性研究 | 第138-1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9-15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151-153页 |
| 致谢 | 第153-154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4-155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55-156页 |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