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的动机及意义 | 第12-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课题相关理论及技术基础 | 第19-38页 |
·智能交通系统 | 第19-22页 |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典型的智能交通系统应用 | 第20-21页 |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 | 第21-22页 |
·车载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22-27页 |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特点 | 第22-23页 |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链路层协议 | 第23-26页 |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信息类型 | 第26-27页 |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数据传输 | 第27-29页 |
·数据传输的类型 | 第27-28页 |
·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 | 第28页 |
·基于广播的数据分发 | 第28-29页 |
·关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其他研究热点 | 第29-31页 |
·基于簇的算法 | 第29-30页 |
·传输能量控制 | 第30-31页 |
·车辆移动模式 | 第31页 |
·JiST/SWANS/STRAW 仿真平台简介 | 第31-33页 |
·JiST | 第31-32页 |
·SWANS | 第32页 |
·STRAW | 第32-33页 |
·仿真实验配置 | 第33-36页 |
·网络分层配置 | 第33-35页 |
·数据链路层协议配置 | 第35页 |
·地图数据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IEEE 802.11 广播性能分析及性能优化算法 | 第38-52页 |
·研究背景 | 第38页 |
·IEEE 802.11 协议 | 第38-42页 |
·IEEE 802.11 协议概述 | 第38-39页 |
·DCF 机制 | 第39-40页 |
·隐藏站点问题 | 第40-42页 |
·相关的研究工作介绍与比较 | 第42页 |
·分析模型 | 第42-44页 |
·系统模型 | 第42-43页 |
·节点随机退避过程的马尔可夫链模型 | 第43-44页 |
·无线局域网及无线多跳网络中的广播性能 | 第44-47页 |
·无线局域网中广播的可靠度及吞吐量 | 第44-45页 |
·多跳无线网络中广播的可靠度与吞吐量 | 第45-47页 |
·模型验证 | 第47-49页 |
·MANET 中的模型验证 | 第47-48页 |
·模型对VANET 的适用性分析 | 第48-49页 |
·实验结果分析及广播性能优化算法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页 |
·吞吐量最大化的广播性能优化算法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基于供需关系的排序算法研究 | 第52-62页 |
·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 | 第52-53页 |
·信息需求的量化 | 第53-54页 |
·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供给估算 | 第54-58页 |
·贝叶斯机器学习方法简介 | 第54-55页 |
·信息供给的概念 | 第55-56页 |
·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供给估算 | 第56-58页 |
·基于供需关系的排序算法 | 第58-59页 |
·价值最大化的广播性能优化算法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基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交通信息分发算法研究 | 第62-81页 |
·分发算法概述 | 第62-6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2-63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63-64页 |
·分发算法原理 | 第64-65页 |
·系统模型 | 第65-67页 |
·电子地图 | 第65-66页 |
·行驶时间报告和报告数据库 | 第66页 |
·电子地图的更新 | 第66-67页 |
·算法评估标准 | 第67-69页 |
·旅程时间评估标准 | 第67-68页 |
·知识差异评估标准 | 第68-69页 |
·两个评估标准的比较 | 第69页 |
·TrafficInfo 算法 | 第69-75页 |
·TrafficInfo 算法概述 | 第69-70页 |
·广播时机的确定 | 第70页 |
·广播数据量的计算 | 第70-71页 |
·排序算法 | 第71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71-7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ETDAR 算法 | 第75-79页 |
·ETDAR 算法概述 | 第75-76页 |
·受限传输范围的简单泛洪分发 | 第76页 |
·基于排序和GC 公式的存储转发 | 第76-77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77-7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6章 应用实例及VANET 安全性研究 | 第81-97页 |
·CTSDemo 系统的简介 | 第81-85页 |
·项目背景与意义 | 第81-83页 |
·系统概述 | 第83-84页 |
·数据表示 | 第84-85页 |
·CTSDemo 系统的模块组成 | 第85-88页 |
·功能概述 | 第85-86页 |
·路况报告的分发算法 | 第86-87页 |
·路况视频的查询 | 第87-88页 |
·CTSDemo 系统的性能评估 | 第88-89页 |
·路况报告分发算法的性能 | 第88-89页 |
·视频文件传输延时 | 第89页 |
·VANET 安全性 | 第89-91页 |
·VANET 安全性概述 | 第89-90页 |
·系统模型 | 第90-91页 |
·VANET 上的安全威胁、挑战与安全需求 | 第91-93页 |
·安全威胁与攻击 | 第91-92页 |
·安全挑战 | 第92-93页 |
·安全需求 | 第93页 |
·VANET 安全机制 | 第93-95页 |
·密钥管理与认证 | 第93-94页 |
·匿名问题与不可否认性 | 第94-95页 |
·不同应用模式下的安全方案 | 第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和未来工作展望 | 第97-101页 |
·全文总结 | 第97-99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