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基于码分多址技术的光通信系统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3-31页
   ·通信网络的发展第13-15页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第15-19页
   ·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第19-28页
     ·OCDMA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非相干OCDMA系统第20-24页
     ·相干OCDMA系统第24-26页
     ·电域处理的OCDMA系统第26-28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8-29页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9-31页
2 OCDMA系统关键技术第31-53页
   ·OCDMA系统中的码字构造第31-38页
     ·光正交码(OOC)第32-33页
     ·素数码(PC)第33-34页
     ·素数/光正交码(PRIME/OOC)第34-36页
     ·M序列码第36-37页
     ·GOLD序列码第37页
     ·WALSH码第37-38页
   ·基于光纤光栅(FBG)的OCDMA编解码器设计第38-43页
     ·引言第38-39页
     ·光纤光栅理论第39-41页
     ·FBG的制作第41-43页
   ·OCDMA系统中的光源第43-46页
     ·放大自发辐射(ASE)光源第43-44页
     ·锁模脉冲激光器第44-46页
   ·数据调制与接收第46-52页
     ·RZ-OOK调制第46-47页
     ·RZ-DPSK调制第47-49页
     ·QAM调制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3 全光OCDMA系统中的多用户干扰及消除第53-65页
   ·引言第53页
   ·光门限以及光阈值器技术第53-58页
     ·光门限第54-57页
     ·光阈值器技术第57-58页
   ·基于NPR效应的新型光阈值器第58-62页
   ·系统实验及讨论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4 全光OCDMA系统实验第65-85页
   ·一维/二维混合OCDMA系统实验第65-70页
     ·实验系统装置第65-68页
     ·实验结果第68-70页
   ·高速、长距离一维相干TPC-OCDMA系统仿真和实验第70-79页
     ·引言第70-71页
     ·仿真第71-76页
     ·系统实验结构第76-7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8-79页
   ·4×2.5Gb/s一维相干TPC-OCDMA系统实验第79-83页
     ·实验系统结构第79-8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0-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5 电域处理的OCDMA系统第85-121页
   ·引言第85-86页
   ·CDM/SCM-PON系统的编解码原理第86-89页
     ·CDM/SCM-PON系统架构第86-87页
     ·CDM/SCM-PON系统的编解码过程第87-89页
   ·CDM/SCM-PON系统的上转换技术第89-96页
     ·双边带调制(DSB)第90-93页
     ·单边带调制(SSB)第93-96页
   ·1Gb/s×15用户的CDM/SCM-PON系统实验第96-101页
     ·实验结构第96-99页
     ·实验结果第99-101页
   ·CDM/SCM-PON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第101-113页
     ·采用SSB调制的CDM/SCM-PON系统的电域色散补偿技术第101-106页
     ·采用DSB调制的CDM/SCM-PON系统的电域色散预补偿技术第106-113页
   ·ADC带宽、分辨率及信号裁剪率对CDM/SCM-PON系统的影响第113-118页
     ·仿真模型第113-115页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115-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1页
6 结论第121-123页
   ·本论文工作内容的总结第121-122页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3页
作者简历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线性效应的光学信号处理及高级调制码型研究
下一篇:机会移动网络建模与应用研究--一种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