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中文文摘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1 理性设计 | 第14-15页 |
2 非理性设计 | 第15-34页 |
·突变体库的构建策略 | 第16-29页 |
·基于PCR而实现的随机突变 | 第16-19页 |
·基于同源重组而实现的随机突变 | 第19-27页 |
·基于非同源重组而实现的随机突变 | 第27-29页 |
·定向进化筛选策略 | 第29-34页 |
·表型观察选择和筛选 | 第29-30页 |
·微孔板滴定法 | 第30-31页 |
·各种展示技术 | 第31-34页 |
3 半理性设计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5-5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5-38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35页 |
·酶与试剂 | 第35页 |
·常用培养基及缓冲液 | 第35-37页 |
·寡核苷酸引物 | 第37-38页 |
·常用仪器 | 第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51页 |
·扩展青霉脂肪酶的定点突变 | 第38-47页 |
·P197E、K152R、P102L、N166D的单点突变及叠加突变 | 第38-44页 |
·P163A、M193V、K120R的叠加突变 | 第44-46页 |
·G205A、K94R、W169N、K94D的单点突变 | 第46-47页 |
·扩展青霉脂肪酶的随机突变 | 第47-51页 |
·突变体库的获得 | 第47-48页 |
·随机突变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第48页 |
·酶学性质的测定 | 第48-49页 |
·突变体脂肪酶基因的序列测定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1-83页 |
1. PEL的定点突变 | 第51-78页 |
·突变点的选择 | 第51-52页 |
·P197E的单点突变及叠加突变 | 第52-58页 |
·K152R的单点突变及叠加突变 | 第58-64页 |
·P102L的单点突变及叠加突变 | 第64-67页 |
·N166D的单点突变及叠加突变 | 第67-71页 |
·P163A的叠加突变 | 第71-73页 |
·K120R、M193V的叠加突变 | 第73-76页 |
·G205A、K94R、K94D、W169N的单点突变 | 第76-78页 |
2 PEL的随机突变 | 第78-83页 |
·随机突变基因的获得 | 第78-79页 |
·表达质粒库的构建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79-80页 |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 | 第80-82页 |
·突变体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82-83页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第83-89页 |
1 PEL的定点突变 | 第83-86页 |
2 PEL的随机突变 | 第86-89页 |
结论 | 第89-93页 |
1 定点突变 | 第89-90页 |
2 随机突变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个人简历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