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五硫代碳酸钠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五硫代碳酸钠的性质第11页
   ·五硫代碳酸钠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1页
   ·合成五硫代碳酸钠存在问题第11-12页
   ·离子液体合成化学第12-15页
     ·离子液体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第12页
     ·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第12-14页
     ·离子液体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第14-15页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15页
   ·微波合成化学第15-17页
     ·微波简介第15页
     ·微波加热基本原理第15-16页
     ·微波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第16-17页
   ·重金属废水第17-20页
     ·重金属的毒性第17-18页
     ·重金属的污染现状第18页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方法第18-20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创新性第20-23页
     ·研究目的第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第21-23页
2 五硫代碳酸钠合成的研究第23-33页
   ·全硫碳酸钠的合成第23-24页
     ·实验仪器和药品第23页
     ·合成原理与方法第23页
     ·产物的测定第23-24页
   ·五硫代碳酸钠的合成第24-25页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4-25页
     ·室温合成第25页
     ·微波合成第25页
     ·微波+离子液体合成第25页
   ·五硫代碳酸钠溶液浓度的分析方法第25-27页
     ·分析原理第25-26页
     ·实验步骤和结论第26-27页
   ·微波离子液体辅助合成五硫代碳酸钠第27-30页
     ·摩尔比对五硫代碳酸钠产率的影响第27-28页
     ·反应温度对五硫代碳酸钠产率的影响第28-29页
     ·微波功率对五硫代碳酸钠产率的影响第29-30页
     ·离子液体的用量对五硫代碳酸钠产率的影响第30页
   ·离子液体相转移催化五硫代碳酸钠的合成的机理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 五硫代碳酸钠的表征第33-41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33-35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3页
     ·实验步骤第33页
     ·实验结论及分析第33-35页
   ·差热分析第35-37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5页
     ·实验步骤第35-36页
     ·实验结论及分析第36-37页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37-39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7页
     ·实验步骤第37页
     ·实验结论及分析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五硫代碳酸钠处理二价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第41-49页
   ·实验原理第41页
   ·实验部分第41-48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1页
     ·处理Pb~(2+)溶液第41-44页
     ·处理Co~(2+)溶液第44-46页
     ·处理铜-铅双金属离子溶液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五硫代碳酸钠处理强氧化性的高价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第49-57页
   ·实验部分第49-50页
     ·试剂及仪器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页
     ·Cr(Ⅵ)的测定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初始pH 值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50页
     ·沉淀阶段溶液pH 值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50-51页
     ·Na_2CS_5 用量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51-52页
     ·反应时间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52页
     ·沉淀时间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Cr(Ⅵ)浓度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53-54页
   ·反应原理第54页
   ·含铬污泥的处理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6 五硫代碳酸钠处理沉钒废水第57-71页
   ·研究背景第57-58页
   ·实验部分第58-59页
     ·仪器和试剂第58页
     ·反应原理第58-59页
   ·实验方法第59-60页
     ·沉钒废水中钒、铬处理的实验方法第59页
     ·沉钒废水中氨氮处理的实验方法第59-60页
   ·测定方法第60-61页
     ·V(Ⅵ)的测定第60页
     ·Cr(Ⅵ)的测定第60-61页
     ·氨氮的测定第61页
   ·沉钒废水中V(Ⅴ)、CR(Ⅵ)的处理第61-65页
     ·Na_2Cs_5 的用量对V(Ⅴ)、Cr(Ⅵ)去除的影响第61-62页
     ·反应时间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62-63页
     ·沉淀时间对V(Ⅴ)、Cr(Ⅵ)去除的影响第63页
     ·初始pH 值对V(Ⅴ)、Cr(Ⅵ)去除的影响第63-64页
     ·沉淀阶段溶液pH 值对V(Ⅴ)、Cr(Ⅵ)去除的影响第64-65页
   ·沉钒废水中氨氮的处理第65-69页
     ·Al_2(SO_4)_3·18H_2O 用量对氨氮回收的影响第65-66页
     ·pH 值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第66页
     ·反应时间对氨氮回收的影响第66-67页
     ·反应温度对氨氮回收的影响第67-68页
     ·结晶物的分析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1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抗生素的敏感藻确定
下一篇:两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浊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