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概述 | 第11-13页 |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概念 | 第11-12页 |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2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 | 第13-21页 |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综述 | 第13-17页 |
·侵权否定说 | 第13-15页 |
·侵权肯定说 | 第15-17页 |
·笔者观点——赞成侵权肯定说 | 第17-21页 |
3 我国现行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制 | 第21-23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1页 |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1-22页 |
·《商标法》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2-23页 |
4 国外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立法规制 | 第23-29页 |
·商标侵权立法例 | 第23-25页 |
·法国1997 年《知识产权法典》 | 第23页 |
·希腊 1994 年《商标法》 | 第23-24页 |
·澳大利亚1995 年《商标法》 | 第24页 |
·葡萄牙1995 年《工业产权法》 | 第24-25页 |
·西班牙1988 年《商标法》 | 第25页 |
·意大利1992 年《商标法》 | 第25页 |
·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法例 | 第25-27页 |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 第25-26页 |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第26页 |
·德国1909 年《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26-27页 |
·用《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 | 第27-29页 |
5 我国《商标法》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立法缺失 | 第29-33页 |
·“商标注册人”指代不明 | 第29-30页 |
·“更换商标的商品”含义不明确 | 第30页 |
·“投入市场”的认定不明确 | 第30-31页 |
·未将“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纳入禁止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范围 | 第31页 |
·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举证困难 | 第31-32页 |
·未规定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惩罚性损害赔偿 | 第32-33页 |
6 我国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民事立法完善 | 第33-46页 |
·确定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的标准,并增加列举的事项 | 第33-34页 |
·对“投入市场”做扩张解释 | 第34-35页 |
·加大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 | 第35-36页 |
·增加惩罚性赔偿条款 | 第36-39页 |
第一,增加惩罚性赔偿条款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第二,区别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 | 第37-38页 |
第三,借鉴TRIPS 协议 | 第38-39页 |
·举证责任应该倒置 | 第39-40页 |
·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 第40-42页 |
·在刑法中增设反向假冒商标罪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