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传播环境分析 | 第12-19页 |
第一节 政治文化氛围 | 第12-15页 |
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政策及统治者的态度 | 第12-14页 |
二、相关的社会文化思潮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社会物质基础 | 第15-19页 |
一、经济的发展及市民阶层的兴起 | 第16-17页 |
二、印刷业的发展及教育普及率的提高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内因研究 | 第19-32页 |
第一节 易于传播接受的小说题材内容 | 第19-24页 |
一、深受喜爱的三国题材 | 第19-20页 |
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 | 第20-24页 |
第二节 适应传播的艺术手法和形式 | 第24-32页 |
一、适合传播的创作艺术概说 | 第24-26页 |
二、文体和语体 | 第26-29页 |
三、插图和评点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传播者和传播方式研究 | 第32-48页 |
第一节 传播者 | 第32-36页 |
一、文本传播者 | 第32-33页 |
二、口头传播者 | 第33-36页 |
第二节 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 | 第36-48页 |
一、文本传播 | 第36-40页 |
二、口头传播 | 第40-48页 |
第四章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受众和传播影响 | 第48-60页 |
第一节 传播的受众分析 | 第48-53页 |
一、受众类型 | 第48-50页 |
二、传播的反馈研究 | 第50-53页 |
第二节 《三国演义》传播的影响 | 第53-60页 |
一、文学艺术领域 | 第53-56页 |
二、政治军事领域 | 第56-57页 |
三、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 第57-58页 |
四、《三国演义》在海外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