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 第10-22页 |
1 祖国医学对卵巢早衰的认识 | 第10-13页 |
·病名记载 | 第10页 |
·肾、冲任与卵巢早衰 | 第10页 |
·气血虚弱,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机 | 第10-11页 |
·情志郁结,气血暗耗,冲任失调 | 第11页 |
·六淫时毒与卵巢早衰 | 第11页 |
·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2 现代医学对卵巢早衰的研究 | 第13-19页 |
·定义 | 第13页 |
·病因学 | 第13-15页 |
·临床表现 | 第15-16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16-17页 |
·治疗 | 第17-19页 |
3 耳穴的中西医认识 | 第19-22页 |
·祖国医学对耳穴的认识 | 第19-20页 |
·现代医学对耳穴的认识 | 第20-21页 |
·生物全息律 | 第21页 |
·耳廓胚胎发生学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29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2-23页 |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诊断标准 | 第22页 |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排除标准 | 第22-23页 |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 第2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病例分析 | 第23页 |
·治疗方法 | 第23页 |
·药物组成及穴位 | 第23页 |
·服药及取穴方法 | 第23页 |
·疗程 | 第23页 |
·观察指标 | 第23-24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4页 |
3 统计结果 | 第24-29页 |
·两组病人年龄的比较 | 第25页 |
·两组病人病程的比较 | 第25页 |
·治疗前后两组总疗效比较 | 第25-26页 |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26页 |
·治疗前后两组血性激素(FSH、E_2、LH)改善情况 | 第26-29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9-35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