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3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不足之处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6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8-20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原理 | 第18-19页 |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 第19页 |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第19-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清洁生产理论 | 第21-23页 |
·清洁生产的提出 | 第21-22页 |
·清洁生产的内涵 | 第22页 |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 第22-23页 |
·企业主体行为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无锡市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39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页 |
·无锡市制造型企业发展概况 | 第26-30页 |
·无锡制造型企业总量规模跻身国内制造业大市行列 | 第26-27页 |
·制造型企业成为承载无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 第27-28页 |
·制造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有重要地位 | 第28页 |
·制造业在同行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 | 第28-29页 |
·制造业在结构调整中形成新优势 | 第29-30页 |
·无锡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水平 | 第30-33页 |
·无锡制造型企业的可持续性 | 第33-36页 |
·制造型企业能源消费总量较快增长 | 第33页 |
·制造型企业的能源消费分布较为集中 | 第33-34页 |
·制造型企业对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第34-36页 |
·无锡制造型企业发展的特征 | 第36-39页 |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发展 | 第36-37页 |
·传统产业比重偏高 | 第37页 |
·企业组织规模偏小 | 第37-38页 |
·支柱产业素质偏低 | 第38页 |
·能源需求增大,环境压力较大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无锡市制造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39-52页 |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1页 |
·评价指标内容 | 第41-42页 |
·评价计算方法 | 第42-45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42-45页 |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无锡市制造型企业循环经济实证研究 | 第45-52页 |
·确立指标权重 | 第45-49页 |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49-50页 |
·综合评判检验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无锡市制造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52-61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52-56页 |
·主要问题 | 第56页 |
·影响因素 | 第56-61页 |
·政策方面 | 第56-57页 |
·经济方面 | 第57-58页 |
·技术方面 | 第58-59页 |
·认知方面 | 第59页 |
·组织管理方面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加快无锡市制造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61-68页 |
·加强政府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 第61-62页 |
·健全经济机制,促进制造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 第62-63页 |
·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体系 | 第62-63页 |
·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政策 | 第63页 |
·加快制造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树立循环制造理念 | 第63-65页 |
·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技术研发力量 | 第63-64页 |
·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污染控制,倡导绿色生产 | 第64页 |
·改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生态附加值 | 第64-65页 |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调整和优化企业发展 | 第65-66页 |
·加强吸引外资的环境管理,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 第65页 |
·实施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65-66页 |
·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认识水平 | 第66页 |
·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模式 | 第66页 |
·完善循环经济企业评估制度,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 第66-68页 |
·加强对企业周边环境污染的精确统计和自动监测能力 | 第66-67页 |
·完善企业评估制度,推动循环经济顺利实施 | 第67页 |
·建立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和实施机制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