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一、西医学对疼痛的认识 | 第12-18页 |
二、针灸治疗疼痛的历史回顾 | 第18-22页 |
三、针灸治疗疼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第22-30页 |
实验研究 | 第30-37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0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1、单发关节炎大鼠(MA)实验模型 | 第30-31页 |
2、随机分组 | 第31页 |
3、电针方法 | 第31-32页 |
4、测痛方法 | 第32页 |
5.E LISA 方法 | 第32页 |
6、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第32-34页 |
7、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35-37页 |
1、痛敏行为学评分(PWL) | 第35页 |
2、脊髓 P 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3、脊髓背角 P 物质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的变化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50页 |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及评价 | 第37-38页 |
二、电针刺激参数的选择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的抗炎镇痛机制 | 第38-41页 |
三、华佗夹脊穴的针刺镇痛机理 | 第41-43页 |
四、针刺镇痛与 P 物质 | 第43-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图 | 第59-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