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50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多铁性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BiFeO_3 的结构 | 第19-22页 |
·BiFeO_3 的电性能 | 第22-25页 |
·BiFeO_3 的磁性 | 第25-28页 |
·BiFeO_3 的研究现状 | 第28-44页 |
·BiFeO_3 粉体 | 第28-36页 |
·BiFeO_3 陶瓷 | 第36-41页 |
·BiFeO_3 薄膜 | 第41-44页 |
·BiFeO_3 的掺杂改性 | 第44-4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48-5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48-50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分析方法 | 第50-58页 |
·试验用原材料 | 第50-54页 |
·原始化学药品 | 第50-52页 |
·乙醇钽的制备 | 第52-54页 |
·结构和形貌分析手段 | 第54-57页 |
·XRD 物相分析 | 第54页 |
·SEM 观察 | 第54页 |
·TEM 观察 | 第54-55页 |
·AFM 观察 | 第55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第56-57页 |
·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热分析 | 第57页 |
·铁磁性能测试 | 第57页 |
·介电常数 | 第57-58页 |
第3章 BiFeO_3和Ta 掺杂粉体的sol-gel 合成及机理 | 第58-88页 |
·BiFeO_3 纳米粉体制备 | 第59-69页 |
·原料的选择 | 第59-60页 |
·先驱体浓度的控制 | 第60-61页 |
·稳定剂乙酰丙酮的影响 | 第61-65页 |
·金属离子来源对BiFeO_3 合成的影响 | 第65-69页 |
·BiFeO_3 溶胶凝胶合成的化学反应和机理分析 | 第69-77页 |
·BiFeO_3 晶粒生长 | 第77-81页 |
·Ta 掺杂BiFeO_3 粉体的制备 | 第81-86页 |
·Ta 掺杂BiFeO_3 粉体的结构 | 第84-85页 |
·Ta 掺杂BiFeO_3 粉体形貌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4章 BiFeO_3和Ta 掺杂粉体的磁学和电学性能 | 第88-102页 |
·磁性 | 第89-94页 |
·BiFeO_3 纳米粉体的磁性尺寸效应 | 第89-91页 |
·Ta 掺杂BiFeO_3 粉体的磁性 | 第91-94页 |
·介电性能 | 第94-99页 |
·BiFeO_3 粉体的介电性能 | 第94-95页 |
·Ta 掺杂BiFeO_3 粉体的微波介电性能 | 第95-99页 |
·BiFeO_3 粉体的铁电相变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5章 BiFeO_3择优取向薄膜生长机理和SBT/BiFeO_3/SBT 复合薄膜的合成表征 | 第102-121页 |
·BiFeO_3 薄膜的生长影响因素研究 | 第103-118页 |
·热处理工艺对基底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基底热处理对BiFeO_3 薄膜生长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先驱体浓度和热处理工艺对BiFeO_3 薄膜生长的影响 | 第109-113页 |
·薄膜厚度对BiFeO_3 薄膜生长的影响 | 第113-118页 |
·SBT/BiFeO_3/SBT 层状复合薄膜的生长 #1O_3 | 第118-120页 |
·复合薄膜的生长 #1O_3 | 第118页 |
·复合薄膜的结构 | 第118页 |
·复合薄膜的形貌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6章 BiFeO_3陶瓷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第121-136页 |
·BiFeO_3 陶瓷的制备 | 第121-126页 |
·乙二醇基溶胶凝胶法 | 第121-124页 |
·柠檬酸硝酸盐法 | 第124-126页 |
·BiFeO_3 陶瓷中晶粒生长以及缺陷 | 第126-135页 |
·BiFeO_3 陶瓷晶粒生长以及杂质相分析 | 第126-131页 |
·BiFeO_3 陶瓷中的畴结构 | 第131-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结论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3-155页 |
致谢 | 第155-157页 |
个人简历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