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蓄电池充放电系统的并联均流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11页
     ·蓄电池充放电系统简介第9-10页
     ·课题的提出第10-11页
   ·模块化电源系统以及均流技术的发展第11-13页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以及并联均流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3-14页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的发展第13-14页
     ·并联均流技术的发展第14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15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5-18页
     ·蓄电池充放电系统及其项目技术指标第15-16页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并联均流技术第18-34页
   ·均流技术的概述极其特点第18-19页
   ·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冗余设计第19-21页
   ·均流的基本原理第21-23页
   ·常用的均流实现技术及其工作原理第23-32页
     ·输出特性斜率控制法第23-25页
     ·主/从控制法第25-26页
     ·平均电流型自动负载均流法第26-28页
     ·最大电流均流控制法第28-29页
     ·强迫均流控制法第29-30页
     ·热应力自动均流控制法第30-31页
     ·外接控制器均流控制法第31-32页
   ·均流方案的选择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蓄电池充放电系统第34-49页
   ·系统设计方案第34-35页
   ·主电路设计第35-39页
     ·蓄电池充电过程第37-38页
     ·蓄电池放电过程第38-39页
   ·重要器件选型第39-41页
   ·系统部分硬件电路设计第41-44页
     ·驱动电路设计第41-42页
     ·采样电路设计第42-44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44-48页
     ·主程序设计第45-46页
     ·子程序设计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蓄电池充放电系统的并联均流设计第49-67页
   ·均流控制集成芯片UC3907第49-53页
     ·UC3907工作原理及特点第49页
     ·UC3907引脚功能及其构造第49-53页
   ·均流控制单元设计第53-56页
     ·均流控制电路第53-54页
     ·UC3907与UC3875的连接第54-56页
   ·均流系统分析第56-60页
     ·电压电流环总增益计算第56-57页
     ·并联模块的最大均流控制法的小信号分析第57-60页
   ·蓄电池组并联均流系统的启动第60-62页
   ·仿真实验第62-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下一篇:基于DSP的单相逆变电源并联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