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等离子体助燃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等离子体助燃方法概论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2章 激光等离子体助燃实验系统 | 第15-31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实验系统介绍 | 第15-24页 |
| ·本生灯火焰燃烧系统 | 第17-18页 |
| ·气体高精度流量控制及混合系统 | 第18-21页 |
|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助燃系统 | 第21-22页 |
| ·火焰图像采集系统 | 第22-23页 |
| ·光谱测量系统 | 第23-24页 |
| ·激光等离子体助燃实验介绍 | 第24-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实验燃气 | 第25页 |
| ·实验指标 | 第25-26页 |
| ·实验内容 | 第26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30页 |
| ·本生灯火焰与本生灯法 | 第26-28页 |
| ·本生灯面积积分法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激光等离子体助燃实验研究 | 第31-45页 |
| ·助燃原理 | 第31-33页 |
|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 ·激光等离子体 | 第32-33页 |
| ·实验研究工况 | 第33-35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O_2/N_2 混气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光谱实验研究 | 第35-36页 |
| ·飞秒激光作用下火焰传播特性随激光作用位置变化的实验研究 | 第36-38页 |
| ·飞秒激光作用下火焰传播特性随当量比变化的实验研究 | 第38-39页 |
| ·飞秒激光作用下火焰传播特性随氧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 第39-40页 |
| ·绝热条件下火焰传播速度的分析 | 第40-44页 |
| ·绝热条件下火焰传播速度随当量比的分析 | 第41-43页 |
| ·绝热条件下火焰传播速度随O_2/N_2 混气中氧浓度的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激光等离子体助燃机理研究 | 第45-59页 |
| ·CHEMKIN 软件介绍 | 第45页 |
| ·建模预处理 | 第45-49页 |
| ·反应器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气相动力学的输入 | 第47页 |
| ·热力学数据的输入 | 第47-48页 |
| ·传输动力学的输入 | 第48-49页 |
| ·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 | 第49-55页 |
|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 | 第49-51页 |
| ·激发态氧原子产生机理的分析 | 第51-52页 |
|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第52-53页 |
| ·CH_4/O_2/N_2 混气在飞秒激光作用下化学反应机理的分析 | 第53-55页 |
| ·模拟内容 | 第55-57页 |
| ·当量比 | 第55-56页 |
| ·氧浓度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