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对客观真实的符号建构--以《潇湘晨报》和《三湘都市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第一章 都市报符号建构的机理 | 第13-25页 |
| 第一节 语言与符号建构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意义、迷思与符号建构 | 第16-21页 |
|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符号建构 | 第21-25页 |
| 第二章 都市报符号建构的实证分析 | 第25-53页 |
| 第一节 样本分析 | 第26-46页 |
| 一、重视度分析 | 第28-29页 |
| 二、选题偏好分析 | 第29-33页 |
| 三、采写能力分析 | 第33-37页 |
| 四、写作方式分析 | 第37-44页 |
| 五、编辑思路分析 | 第44-46页 |
| 第二节 意义构连与迷思分析 | 第46-49页 |
| 第三节 意识形态分析 | 第49-53页 |
| 第三章 都市报符号建构的思考 | 第53-62页 |
| 第一节 建构方式偏差成因分析 | 第53-58页 |
| 一、新闻专业规则 | 第54-56页 |
| 二、对社会共识、价值的判断 | 第56-57页 |
| 三、媒体的组织及立场 | 第57-58页 |
| 第二节 建构方式偏差消解策略 | 第58-62页 |
| 一、注重事件背景的再现 | 第59-60页 |
| 二、多元呈现 | 第60页 |
| 三、平衡使用消息来源 | 第60-61页 |
| 四、注重评论 | 第61-62页 |
| 结语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