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6页 |
| ·前言 | 第8页 |
| ·沥青研究概述 | 第8-18页 |
| ·沥青的组成、结构与性能 | 第8-13页 |
| ·煤沥青炭化过程 | 第13-17页 |
| ·煤沥青的改性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炭素捣打料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碳化硅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 ·碳化硅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 第19-20页 |
| ·碳化硅的生产原理 | 第20-21页 |
| ·碳化硅晶须的性能及制备研究 | 第21-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中温煤沥青的改性研究 | 第26-35页 |
| ·前言 | 第26页 |
|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 ·基质沥青 | 第26页 |
| ·化学试剂 | 第26-27页 |
| ·主要实验装置 | 第27-28页 |
| ·煤沥青改性实验装置 | 第27页 |
| ·煤沥青的组分分离装置 | 第27页 |
| ·其他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 ·性能检测与表征 | 第28页 |
| ·软化点 | 第28页 |
| ·结焦值 | 第28页 |
| ·甲苯不溶物TI | 第28页 |
| ·喹啉不溶物QI | 第28页 |
| ·元素分析 | 第28页 |
| ·热分析 | 第28页 |
| ·显微结构分析 | 第28页 |
| ·对叔丁基苯甲醛改性中温煤沥青性能研究 | 第28-32页 |
| ·实验方案 | 第28页 |
| ·实验原理分析 | 第28-29页 |
| ·工艺条件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29-32页 |
| ·改性沥青的结构组成分析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结合剂对炭素捣打料的性能影响 | 第35-41页 |
| ·前言 | 第35页 |
| ·实验 | 第35-36页 |
|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 ·试样制备 | 第35-36页 |
| ·性能检测 | 第36页 |
| ·改性沥青加入量对炭素捣打料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实验方案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 ·焦油加入量对炭素捣打料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实验方案 | 第3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原位生成碳化硅晶须对炭素捣打料性能影响 | 第41-57页 |
| ·前言 | 第41页 |
| ·实验 | 第41页 |
| ·实验原料 | 第41页 |
| ·试样制备 | 第41页 |
| ·性能检测 | 第41页 |
| ·二氧化硅微粉及其加入量对炭素捣打料生成碳化硅晶须的影响 | 第41-46页 |
| ·实验方案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6页 |
| ·催化剂对炭素捣打料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 ·实验方案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1页 |
| ·不同硅源对炭素捣打料生成碳化硅晶须的影响 | 第51-56页 |
| ·实验方案 | 第51-52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