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4页 |
·选题意义与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4-2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 | 第21-24页 |
2 SAR干涉测量原理、算法与应用 | 第24-49页 |
·星载SAR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 | 第24-27页 |
·InSAR成像原理、工作模式与数据处理流程 | 第27-38页 |
·D-InSAR成像原理、工作模式与数据处理流程 | 第38-46页 |
·PS InSAR的原理、数据处理流程及其关键技术 | 第46-49页 |
3 差分干涉图的生成 | 第49-81页 |
·公共主图像的优化选取 | 第49-64页 |
·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中SAk图像的配准 | 第64-76页 |
·DEM的获取和差分干涉图的生成 | 第76-81页 |
4 永久散射体的识别与选取 | 第81-105页 |
·永久散射体(PS点)的定义与地物类型 | 第81-82页 |
·常用的永久散射体的识别与选取方法 | 第82-88页 |
·基于小波相位分析的PS点识别与选取方法 | 第88-94页 |
·PS点识别与选取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94-105页 |
5 形变量估计模型与算法 | 第105-135页 |
·基于单点缠绕相位分析和线性形变假设的PS InSAR技术 | 第105-114页 |
·基于双点差分相位分析和线性形变假设的PS InSAR技术 | 第114-116页 |
·基于单点解缠相位分析和线性形变假设的PS InSAR技术 | 第116-118页 |
·基于双点差分相位分析和非线性形变假设的PS InSAR技术 | 第118-127页 |
·基于双点差分相位分析和多种滤波方法的PS InSAR技术 | 第127-132页 |
·形变量估算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132-135页 |
6 D-InSAR/PS InSAR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 第135-155页 |
·济宁矿产分布及其地面沉降危害 | 第135页 |
·D-InSAR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 第135-146页 |
·PS InSAR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 第146-15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59页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55-156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156-158页 |
·展望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2页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