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4页 |
导言 | 第14-22页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4-17页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21-22页 |
第一章 银行业结构规制的重要性 | 第22-34页 |
第一节 《反垄断法》是银行业结构规制的法律基础 | 第22-27页 |
一、反垄断法是银行业竞争执法的法律依据 | 第22-25页 |
二、结构规制与行为规制的选择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对银行业结构规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27-34页 |
一、对银行业进行结构规制的必要性 | 第27-32页 |
二、对银行业进行结构规制的重要性 | 第32-34页 |
第二章 银行业结构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34-61页 |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结构规制的影响 | 第34-38页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 | 第34-37页 |
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反垄断理念的变革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竞争政策与银行产业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 第38-42页 |
一、竞争政策与银行产业政策的概念与作用 | 第39页 |
二、竞争政策与银行产业政策的冲突 | 第39-40页 |
三、竞争政策与银行产业政策的协调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有效竞争格局的建立 | 第42-61页 |
一、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特点与不足 | 第42-52页 |
二、信息技术革命对银行业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三、构建我国银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 | 第56-61页 |
第三章 银行业结构规制的基本原则 | 第61-72页 |
第一节 银行业安全原则 | 第61-64页 |
一、银行业的竞争悖论 | 第62-63页 |
二、银行业反垄断的目的:保护与规范并重 | 第63-64页 |
第二节 银行业稳定原则 | 第64-67页 |
一、银行业稳定的概念与重要性 | 第64-65页 |
二、银行业反垄断执法应遵循稳定原则 | 第65-67页 |
第三节 审慎的全面开放原则 | 第67-69页 |
一、美国“开放式保护主义”的借鉴 | 第67-68页 |
二、对外资银行的进入进行有效监管 | 第68-69页 |
第四节 在规制原则上应以合理原则为主 | 第69-72页 |
一、合理原则的概念与作用 | 第69-70页 |
二、合理原则在我国银行业的运用 | 第70-72页 |
第四章 银行业结构规制的完善措施 | 第72-98页 |
第一节 如何界定银行业相关市场 | 第72-79页 |
一、界定银行业相关市场的重要性 | 第73-74页 |
二、科学界定银行业相关产品市场 | 第74-78页 |
三、科学界定银行业相关地理市场 | 第78-79页 |
第二节 市场结构规制 | 第79-85页 |
一、鼓励中小银行追求规模经济的集中 | 第80-83页 |
二、银行集中规制实体标准的确立 | 第83-85页 |
第三节 进入壁垒规制 | 第85-92页 |
一、鼓励民营银行的建立 | 第86页 |
二、结合产业政策对外资并购给予一定限制 | 第86-92页 |
第四节 退出规制 | 第92-98页 |
一、银行业集中问题银行的处理 | 第92-94页 |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94-98页 |
第五章 对银行业结构规制的发展——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反垄断规制 | 第98-135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主导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走向 | 第99-104页 |
一、综合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辨析 | 第99-102页 |
二、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现状 | 第102-103页 |
三、商业银行是主导综合经营的重要推动力 | 第103-104页 |
第二节 银行业综合经营对反垄断结构规制的挑战 | 第104-111页 |
一、分业与综合经营的模式博弈 | 第104-108页 |
二、银行业综合经营立法与监管的不足 | 第108-109页 |
三、银行业综合经营体现了国家间的金融竞争 | 第109-111页 |
第三节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我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迈向综合经营的现实选择 | 第111-118页 |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112-113页 |
二、对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 第113-114页 |
三、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困境分析 | 第114-115页 |
四、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 | 第115-118页 |
第四节 国外与地区立法对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借鉴 | 第118-124页 |
一、美国相关立法与借鉴 | 第118-120页 |
二、日本的相关规定与借鉴 | 第120-122页 |
三、台湾的规定与借鉴 | 第122-124页 |
第五节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反垄断规制 | 第124-135页 |
一、由于产融结合导致的垄断规制 | 第125-126页 |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126-128页 |
三、由于并购等原因导致的垄断行为规制 | 第128-132页 |
四、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利益冲突导致的垄断行为规制 | 第132-135页 |
第六章 反垄断法实施与银行业监管的冲突与协调 | 第135-152页 |
第一节对银行业的反垄断执法应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与银行业监管机构共同完成的 | 第135-139页 |
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现状对金融监管的要求 | 第135-136页 |
二、银行业竞争监管 | 第136-138页 |
三、银行业反垄断管制 | 第138-139页 |
第二节 国外反垄断执法经验借鉴 | 第139-144页 |
一、美国的银行业反垄断执法经验 | 第139-142页 |
二、欧盟的银行业反垄断执法经验 | 第142-144页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144页 |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监管与反垄断执法的协调 | 第144-152页 |
一、价值目标的协调 | 第146-147页 |
二、内容上的协调 | 第147-148页 |
三、对垄断行为执法上的协调 | 第148-152页 |
结语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0-171页 |
后记 | 第171-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