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论帮助行为正犯化的限定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创新点第13-14页
2 帮助行为正犯化概述第14-21页
    2.1 帮助行为的概念第14-16页
    2.2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概念与分类第16-18页
        2.2.1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概念第16-17页
        2.2.2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分类第17-18页
    2.3 帮助行为正犯化与相关概念的区分第18-21页
        2.3.1 帮助行为正犯化与帮助行为单独刑罚处罚第18页
        2.3.2 帮助行为正犯化与中立帮助行为第18-21页
3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理论争议第21-29页
    3.1 帮助行为正犯化中行为属性争议第21-24页
        3.1.1 行为从属性第21-22页
        3.1.2 行为独立性第22-23页
        3.1.3 独立性之提倡第23-24页
    3.2 帮助行为正犯化中行为结果必要性争议第24-27页
        3.2.1 行为结果必要性第24-25页
        3.2.2 行为结果不必要性第25-26页
        3.2.3 结果危害可能性之提倡第26-27页
    3.3 帮助行为正犯化适用范围的争议第27-29页
        3.3.1 帮助行为正犯化扩大化第27页
        3.3.2 帮助行为正犯化限缩化第27-28页
        3.3.3 帮助行为正犯化罪名扩大与类型限缩化第28-29页
4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实践运用第29-39页
    4.1 帮助行为正犯化运用的基础第29-34页
        4.1.1 实现一般预防第29-31页
        4.1.2 行为无价值第31-32页
        4.1.3 风险社会防范第32-33页
        4.1.4 超个人法益保护第33-34页
    4.2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运用现状分析第34-36页
        4.2.1 危害公共安全类——帮助恐怖活动罪为例第34-35页
        4.2.2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例第35-36页
    4.3 帮助行为正犯化运用的限定与扩大第36-39页
        4.3.1 运用类型限定化——危害群体性重大法益类犯罪第36-37页
        4.3.2 运用罪名扩大化——涉及群体性重大法益的罪名第37-38页
        4.3.3 运用刑罚合理化——低于正犯刑罚处罚标准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后记第42-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失共同正犯问题研究
下一篇:双边市场条件下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