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22页 |
1.1.1 三元复合驱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1.2 三元复合驱的协同作用 | 第16-17页 |
1.1.3 三元复合驱配方的评价和筛选方法 | 第17-21页 |
1.1.4 多相渗流化学驱油藏数值模拟 | 第21页 |
1.1.5 三元复合驱油藏适用范围 | 第21-2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活性石油酸皂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5-5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25-26页 |
2.1.2 实验方法和依据 | 第26-3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1-49页 |
2.2.1 滴定终点临界值的确定 | 第31页 |
2.2.2 滴定结果准确性分析 | 第31-33页 |
2.2.3 石油酸皂值 | 第33-43页 |
2.2.4 石油酸皂在油水中的分配规律 | 第43-4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基于活性石油酸皂的Salager混合法则的建立 | 第50-6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3.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50-51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2 三元复合驱配方筛选 | 第52-54页 |
3.2.1 表面活性剂溶解性 | 第52-53页 |
3.2.2 表面活性剂稳定性 | 第53-54页 |
3.2.3 配伍性 | 第54页 |
3.3 基于活性石油酸皂的Salager混合法则的建立 | 第54-68页 |
3.3.1 基于活性石油酸皂的Salager混合法则的建立 | 第55-59页 |
3.3.2 碱/NI Blend表面活性剂/原油相态与界面张力 | 第59-63页 |
3.3.3 碱/OA Blend表面活性剂/原油相态与界面张力 | 第63-67页 |
3.3.4 非平衡样品平衡界面张力与动态界面张力 | 第67-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改进的Salager法则在三元复合驱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 第69-10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69-74页 |
4.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69-70页 |
4.1.2 实验方案 | 第70-74页 |
4.2 三元复合驱配方设计 | 第74-79页 |
4.2.1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 第74-76页 |
4.2.2 阻垢剂和牺牲剂 | 第76页 |
4.2.3 配伍性 | 第76-77页 |
4.2.4 碱耗和表面活性剂吸附 | 第77页 |
4.2.5 三元复合驱溶液 | 第77-79页 |
4.2.6 三元复合驱驱油剂配制 | 第79页 |
4.3 石英砂填砂管驱替实验 | 第79-88页 |
4.3.1 TEST5 | 第79-83页 |
4.3.2 TEST 6 | 第83-86页 |
4.3.3 三元复合驱结果小结与分析 | 第86-88页 |
4.4 现场岩心填砂管实验 | 第88-102页 |
4.4.1 岩心成分分析 | 第88-89页 |
4.4.2 岩心处理的必要性 | 第89页 |
4.4.3 实验结果 | 第89-102页 |
4.4.4 未处理岩心驱替结果对比 | 第10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改进的Salager法则在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第104-134页 |
5.1 模型描述 | 第104-106页 |
5.1.1 假设 | 第104页 |
5.1.2 模型描述 | 第104-105页 |
5.1.3 连续性方程 | 第105-106页 |
5.1.4 计算步骤 | 第106页 |
5.1.5 稳定性 | 第106页 |
5.2 水驱驱替实验历史拟合 | 第106-109页 |
5.3 三元复合驱驱替实验历史拟合 | 第109-133页 |
5.3.1 模型和参数 | 第109-118页 |
5.3.2 历史拟合 | 第118-122页 |
5.3.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2-129页 |
5.3.4 三元复合驱优化 | 第129-131页 |
5.3.5 结果对比 | 第131-13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结论 | 第134-136页 |
符号及术语 | 第136-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2-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154-155页 |
附录 | 第155-166页 |
附录1 酸值滴定加强方法(Spiking Method for TAN) | 第155-157页 |
附录2 皂值计算方法示例 | 第157-162页 |
附录3 不同钠盐最佳盐含量比较 | 第162-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