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脉红螺早期发育阶段行为特征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8-42页
    1.1 附着变态行为研究进展第19-24页
        1.1.1 贝类附着变态研究第19-20页
        1.1.2 贝类附着变态影响因子第20-22页
        1.1.3 脉红螺齿舌研究进展第22-23页
        1.1.4 脉红螺附着变态研究进展第23-24页
    1.2 残食行为研究进展第24-31页
        1.2.1 残食行为研究介绍第24-26页
        1.2.2 残食的影响因素第26-29页
        1.2.3 脉红螺残食行为研究第29-31页
    1.3 感知行为研究进展第31-35页
        1.3.1 水生生物感知行为第31-32页
        1.3.2 水生生物感知行为机制和时间、空间感知策略第32-35页
    1.4 潜沙行为研究进展第35-38页
        1.4.1 贝类潜沙行为介绍第35-36页
        1.4.2 潜沙行为的影响因素第36-37页
        1.4.3 脉红螺潜沙行为的研究第37-38页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38-39页
        1.5.1 目的与意义第38页
        1.5.2 科学问题第38-39页
        1.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9页
    1.6 预期成果第39页
    1.7 本章小结第39-42页
第2章 脉红螺附着变态行为第42-66页
    2.1 前言第42-4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4-48页
        2.2.1 幼虫培育与发育阶段第44-45页
        2.2.2 附着变态及附着基投放的时间第45-46页
        2.2.3 光照对附着变态行为的影响第46页
        2.2.4 饵料对附着变态行为的影响第46页
        2.2.5 牡蛎多糖对附着变态行为的影响第46-47页
        2.2.6 齿舌的获取方法第47页
        2.2.7 齿舌的扫描电镜观察第47页
        2.2.8 齿舌的石蜡切片第47页
        2.2.9 数据分析第47-48页
    2.3 实验结果第48-58页
        2.3.1 脉红螺浮游幼虫变态特征第48-50页
        2.3.2 附着变态及附着基投放的时间第50-52页
        2.3.3 光照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第52页
        2.3.4 饵料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第52-55页
        2.3.5 牡蛎多糖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第55页
        2.3.6 脉红螺齿舌的发育第55-56页
        2.3.7 脉红螺齿舌的形态结构第56-58页
        2.3.8 脉红螺齿舌带长度及中央齿的数量第58页
    2.4 讨论第58-63页
        2.4.1 附着变态时间和特征、附着基投放时间第58-60页
        2.4.2 光照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第60页
        2.4.3 饵料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第60-61页
        2.4.4 牡蛎多糖对脉红螺浮游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第61页
        2.4.5 脉红螺齿舌的发育第61-62页
        2.4.6 脉红螺齿舌的结构第62-63页
    2.5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3章 脉红螺残食行为第66-84页
    3.1 前言第66-6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3.2.1 幼虫培育与稚螺收集第67-68页
        3.2.2 捕食者壳高与猎物被钻孔的内径的关系第68页
        3.2.3 食物、稚螺规格和密度对稚螺残食行为的影响第68页
        3.2.4 数据分析第68-69页
    3.3 实验结果第69-79页
        3.3.1 残食方法第69-70页
        3.3.2 钻孔特征第70-71页
        3.3.3 钻孔位置特异性第71-73页
        3.3.4 捕食者壳高与猎物被钻孔的内径的关系第73-74页
        3.3.5 食物和捕食者规格对残食的影响第74-76页
        3.3.6 密度对残食的影响第76-77页
        3.3.7 降低残食率的方法第77-79页
    3.4 讨论第79-82页
        3.4.1 稚螺开始发生残食行为的时期第79页
        3.4.2 残食方法第79-80页
        3.4.3 食物对残食行为的影响第80-81页
        3.4.4 捕食者规格对残食行为的影响第81页
        3.4.5 密度对残食行为的影响第81-82页
    3.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4章 脉红螺感知行为第84-108页
    4.1 前言第84-8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6-90页
        4.2.1 幼虫培育与稚螺收集第86页
        4.2.2 实验装置第86-88页
        4.2.3 实验设计第88-89页
        4.2.4 行为数据的收集第89-90页
        4.2.5 数据分析第90页
    4.3.实验结果第90-102页
        4.3.1 静水和直流水环境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第90-99页
        4.3.2 循环水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第99-100页
        4.3.3 不同流速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第100-101页
        4.3.4 稚螺规格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第101-102页
    4.4 讨论第102-107页
        4.4.1 静水环境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第102-104页
        4.4.2 流水环境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第104-106页
        4.4.3 规格对稚螺感知和定位猎物行为的影响第106页
        4.4.4 结论第106-107页
    4.5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5章 脉红螺潜沙行为第108-122页
    5.1 前言第108-10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09-111页
        5.2.1 幼虫培育与稚螺收集第109-110页
        5.2.2 行为数据的收集第110页
        5.2.3 实验设计第110-111页
        5.2.4 数据分析第111页
    5.3 .实验结果第111-118页
        5.3.1 脉红螺稚螺潜沙过程第111-112页
        5.3.2 脉红螺稚螺规格对其潜沙行为的影响第112-113页
        5.3.3 底质对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第113-114页
        5.3.4 水温对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第114-116页
        5.3.5 溶解氧对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第116-117页
        5.3.6 潜沙行为脉红螺稚螺脱壳行为的影响第117-118页
    5.4 讨论第118-121页
        5.4.1 脉红螺稚螺的潜沙方法第118页
        5.4.2 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18-120页
        5.4.3 脉红螺稚螺潜沙行为对其脱壳行为的影响第120-121页
    5.5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22-126页
    6.1 研究总结第122-124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24页
    6.3 存在问题第124页
    6.4 研究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0页
致谢第140-142页
作者简历第142-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獐子岛海域贝类养殖与营养盐限制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壳聚糖衍生物的免疫调节机制及作为新城疫疫苗佐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