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范围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14-20页 |
2.1 有关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2 有关维生素C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 | 第16页 |
2.3 评价 | 第16-17页 |
2.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2.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4.2 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18页 |
2.4.3 数据的采集 | 第18-20页 |
第3章 中国医药-原料药-维生素行业竞争力现状 | 第20-32页 |
3.1 中国医药行业竞争力数据分析 | 第20-23页 |
3.1.1 市场占有率(MS)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3.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数据分析 | 第22页 |
3.1.3 贸易竞争指数(TC)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3.2 中国原料药行业竞争力数据分析 | 第23-26页 |
3.2.1 市场占有率数据 | 第23-25页 |
3.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数据分析 | 第25页 |
3.2.3 贸易竞争指数(TC)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3.3 中国维生素行业竞争力数据分析 | 第26-29页 |
3.3.1 市场占有率数据 | 第26-27页 |
3.3.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3.3.3 贸易竞争指数(TC)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3.4 国际医药行业概况总结 | 第29-30页 |
3.4.1 市场情况 | 第29页 |
3.4.2 政策环境情况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5.1 不同行业层次数据表现的启发 | 第30页 |
3.5.2 维生素行业和原料药行业的数据表现比较 | 第30页 |
3.5.3 时间维度的数据表现分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中国维生素C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第32-37页 |
4.1 中国维生素C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计算 | 第32-36页 |
4.1.1 国际市场维生素C需求变化 | 第32-33页 |
4.1.2 各国贸易竞争指数(TC)分析 | 第33-34页 |
4.1.3 各国市场占有率指数(MS)分析 | 第34-35页 |
4.1.4 各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 | 第35-36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我国维生素C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7-47页 |
5.1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维生素C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5.1.1 生产要素 | 第37-38页 |
5.1.2 需求条件 | 第38-39页 |
5.1.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第39-40页 |
5.1.4 企业的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 第40-41页 |
5.1.5 机会 | 第41页 |
5.1.6 政府 | 第41-42页 |
5.2 影响我国维生素C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5.2.1 基本模型设定 | 第42页 |
5.2.2 实证检验和分析 | 第42-45页 |
5.2.2.1 各变量数据的平稳性检验(ADF检测) | 第42-43页 |
5.2.2.2 RCA与各影响因素的协整关系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5.2.2.3 RCA与各影响因素的Granger因果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5.2.2.4 RCA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第6章 中国维生素C行业及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6.1 产能过剩问题,调整产能结构,避免无序竞争 | 第47页 |
6.2 提高维生素C制剂药品和深加工产品的竞争能力 | 第47-48页 |
6.3 持续的技术进步的要求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