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2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与理论工具 | 第22-29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基础 | 第22-24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研究边界 | 第23-24页 |
·产业生态网络研究的理论工具—协同学 | 第24-28页 |
·协同学与产业生态网络研究的兼容性 | 第24-25页 |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的存在基础——质参量兼容原理 | 第25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基础——序参量原理 | 第25-26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实施效果基础——能量生成原理 | 第26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基础——系统相变原理 | 第26-27页 |
·基于协同学的产业生态网络理论图景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识别及其适用性研究 | 第29-60页 |
·相关研究评述 | 第29-32页 |
·产业生态网络中一体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产业生态网络中多元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30页 |
·产业网络关系测量因素综述 | 第30-32页 |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2-37页 |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研究 | 第32-35页 |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的适用性研究 | 第35-37页 |
·研究模型构建 | 第37页 |
·量表的建立与检验 | 第37-45页 |
·初识题项的生成 | 第37-40页 |
·量表的检验 | 第40-45页 |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45-59页 |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分析 | 第45-51页 |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网络模式适用性研究 | 第5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研究 | 第60-80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方式分析 | 第60-65页 |
·基于一体化的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 | 第60-63页 |
·基于多元化的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 | 第63-64页 |
·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的理论图景 | 第64-65页 |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现状分析 | 第65-71页 |
·研究模型 | 第65-66页 |
·变量选择和数据收集 | 第66-68页 |
·数据分析过程 | 第68-70页 |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现状 | 第70-71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机理研究 | 第71-79页 |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假设 | 第71-74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74-75页 |
·数据分析过程 | 第75-78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分析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产业生态网络实施效果研究 | 第80-101页 |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研究框架 | 第80-85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成 | 第80-81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实施效果 | 第81-83页 |
·网络组织的绩效测度方法 | 第83-85页 |
·理论研究框架 | 第85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85-92页 |
·初始题项的生成与修正 | 第86页 |
·项目—总体相关系数分析 | 第86-87页 |
·因子分析 | 第87-90页 |
·信度分析 | 第90-92页 |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92-99页 |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效用分析 | 第92-94页 |
·产业生态网络的结构效益对功能效益的影响 | 第94-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6 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研究 | 第101-140页 |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与结构效益的关系实证 | 第101-110页 |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01-103页 |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103-104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104页 |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104-110页 |
·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10-128页 |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假设 | 第110-117页 |
·影响因素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117-124页 |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124-128页 |
·产业生态网络形成机理—山东鲁北企业集团的案例研究 | 第128-138页 |
·鲁北企业集团案例的适用性 | 第128-129页 |
·鲁北工业共生网络的发展历程 | 第129-134页 |
·鲁北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路径分析 | 第134-136页 |
·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鲁北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作用机理 | 第136-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3页 |
·主要结论 | 第140-141页 |
·研究展望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3页 |
附录A 产业生态网络关系的潜在领域 | 第153-154页 |
附录B 研究调查问卷 | 第154-160页 |
附录C 样本所属类别 | 第160-16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68-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
作者简介 | 第170-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