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第一部分 还原响应型紫杉醇/一氧化氮共递送系统用于调节肿瘤组织灌注微环境的研究.. | 第15-60页 |
1 引言 | 第15-1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7-31页 |
2.1 材料和仪器 | 第17-19页 |
2.2 TSP-TN混合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第19-20页 |
2.3 TSP-TN混合胶束的还原响应性释药行为 | 第20-23页 |
2.4 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23-24页 |
2.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SP-TN混合胶束在体内外的摄取和一氧化氮的释放 | 第24-26页 |
2.6 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一氧化氮的潴留 | 第26页 |
2.7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一氧化氮对肿瘤组织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2.8 超声波造影成像研究一氧化氮对肿瘤组织血液灌注的影响 | 第27页 |
2.9 TSP-TN混合胶束的药代动力学 | 第27-28页 |
2.10 TSP-TN混合胶束的肿瘤组织分布 | 第28页 |
2.11 一氧化氮诱导的血管增生对肿瘤组织药物分布和渗透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12 TSP-TN混合胶束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 | 第29-30页 |
2.13 TSP-TN混合胶束抑制肿瘤转移的能力 | 第30页 |
2.14 组织器官的病理分析 | 第30-31页 |
2.15 TSP-TN混合胶束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第31页 |
2.16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1-57页 |
3.1 TSP-TN混合胶束的制备、表征及体外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 | 第31-35页 |
3.2 TSP-TN混合胶束在体内外的摄取及一氧化氮的释放 | 第35-38页 |
3.3 TN胶束提高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血液灌注、促进瘤内药物蓄积 | 第38-43页 |
3.4 TN胶束诱导的血管增生促进肿瘤药物的聚集和深部穿透 | 第43-45页 |
3.5 TSP-TN混合胶束的药代动力学 | 第45-47页 |
3.6 TSP-TN混合胶束对S180和MCF-7/ADR肿瘤生长的抑制 | 第47-50页 |
3.7 TSP-TN混合胶束改善肿瘤组织乏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第50-53页 |
3.8 TSP-TN混合胶束对B16F10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抑制 | 第53-56页 |
3.9 TSP-TN混合胶束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第56-57页 |
4 小结 | 第57-60页 |
第二部分 包载紫杉醇的双重pH响应型纳米粒用于调节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的研究 | 第60-102页 |
1 引言 | 第60-62页 |
2 实验部分 | 第62-74页 |
2.1 材料和仪器 | 第62-63页 |
2.2 TPGS-b-(PBAE-co-C32)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64页 |
2.3 c-CS和s-CS的合成与表征 | 第64-65页 |
2.4 PTX@TPC@c-CS和PTX@TPC@s-CS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65-66页 |
2.5 PTX@TPC@c-CS纳米粒的pH敏感性 | 第66页 |
2.6 PTX@TPC@c-CS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 第66-67页 |
2.7 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67-68页 |
2.8 流式细胞仪检测C6@TPC@c-CS和C6@TPC@s-CS纳米粒的细胞摄取 | 第68页 |
2.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il@TPC纳米粒的亚细胞定位 | 第68-69页 |
2.10 PTX@TPC@c-CS纳米粒对S180皮下瘤生长的抑制 | 第69-70页 |
2.11 PTX@TPC@c-CS纳米粒的体内分布 | 第70页 |
2.12 PTX@TPC@c-CS纳米粒对S180恶性腹水瘤生长的抑制 | 第70-71页 |
2.13 PTX@TPC@c-CS纳米粒对4T1原位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 | 第71页 |
2.14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水平的分析 | 第71-72页 |
2.15 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 | 第72页 |
2.16 免疫荧光法研究肿瘤组织细胞凋亡 | 第72页 |
2.17 PTX@TPC@c-CS纳米粒在中性粒细胞敲除小鼠中对S180皮下瘤生长的抑制 | 第72-73页 |
2.18 PTX@TPC@c-CS纳米粒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第73-74页 |
2.19 数据分析 | 第7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4-101页 |
3.1 TPGS-b-(PBAE-co-C32)聚合物和pH响应/非响应壳寡糖的合成 | 第74-76页 |
3.2 PTX@TPC@c-CS纳米粒的制备、表征、pH敏感特性及体外药物释放 | 第76-80页 |
3.3 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及溶酶体逃逸 | 第80-82页 |
3.4 c-CS对S180皮下瘤生长的抑制和免疫微环境的调节 | 第82-86页 |
3.5 PTX@TPC@c-CS纳米粒对S180皮下瘤生长的抑制和免疫微环境的调节 | 第86-93页 |
3.6 PTX@TPC@c-CS纳米粒的组织分布 | 第93-94页 |
3.7 PTX@TPC@c-CS纳米粒对S180腹水瘤生长的抑制和免疫微环境的调节 | 第94-95页 |
3.8 PTX@TPC@c-CS纳米粒对4T1原位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 | 第95-98页 |
3.9 PTX@TPC@c-CS纳米粒在中性粒细胞敲除小鼠中对S180皮下瘤生长的抑制 | 第98-100页 |
3.10 PTX@TPC@c-CS纳米粒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第100-101页 |
4 小结 | 第101-10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0页 |
综述 | 第11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