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无线紫外光通信 | 第9-10页 |
1.1.2 紫外光通信中的码间干扰与信道均衡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进展 | 第11-15页 |
1.2.1 无线紫外光通信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紫外光通信中信道均衡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3 均衡算法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2 无线紫外光通信信道模型特性分析 | 第17-29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无线紫外光通信 | 第17-18页 |
2.2.1 紫外光通信中常用光学器件 | 第17-18页 |
2.3 无线紫外光单次散射模型 | 第18-23页 |
2.3.1 椭球面坐标系 | 第18-20页 |
2.3.2 无线紫外光单次散射通信模型 | 第20-22页 |
2.3.3 无线紫外光的脉冲响应 | 第22-23页 |
2.4 紫外光传输信道中的脉冲展宽 | 第23-27页 |
2.4.1 单次散射模型下的脉冲展宽仿真分析 | 第23-25页 |
2.4.2 实验分析紫外光通信中的脉冲展宽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无线紫外光通信中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研究 | 第29-43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判决反馈均衡器 | 第29页 |
3.3 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 | 第29-35页 |
3.3.1 LMS算法 | 第30-31页 |
3.3.2 算法收敛性 | 第31-32页 |
3.3.3 RLS算法 | 第32-34页 |
3.3.4 RLS算法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3.4 紫外光通信中判决反馈均衡算法研究 | 第35-41页 |
3.4.1 紫外光通信均衡前的信道建模 | 第35-36页 |
3.4.2 LMS算法在非直视紫外光通信中的研究 | 第36-38页 |
3.4.3 RLS算法在非直视紫外光通信中的研究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无线紫外光通信非线性最优均衡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研究 | 第43-55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非线性最优均衡算法 | 第43-45页 |
4.2.1 MLSE算法 | 第43-44页 |
4.2.2 最优路径选取 | 第44页 |
4.2.3 算法执行过程 | 第44-45页 |
4.3 适合自紫外光通信的非线性MLSE改进算法 | 第45-48页 |
4.3.1 MLSE改进算法 | 第45-46页 |
4.3.2 基于LMS的 TD-MLSE算法 | 第46-48页 |
4.3.3 延迟深度与步长值的关系 | 第48页 |
4.4 紫外光通信中改进算法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4.4.1 仿真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48-49页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5页 |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