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启智爱心学校智障儿童伦理关怀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3-16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8-19页 |
(二) 个案调查法 | 第19页 |
(三) 访谈法 | 第19页 |
(四) 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第一章 启智爱心学校智障儿童伦理关怀现状调查 | 第19-29页 |
一、主体的关怀内容不同程度的缺失 | 第20-25页 |
(一) 家庭作为主体在关怀中主导地位不同程度缺失 | 第20-21页 |
(二) 学校作为主体在关怀中的桥梁作用不明显 | 第21-23页 |
(三) 政府在关怀中的后盾力量不强 | 第23-24页 |
(四) 社会作为主体在关怀中的爱心倡导不足 | 第24-25页 |
二、智障儿童自身的认知缺陷 | 第25-27页 |
(一) 自我关系认知的不足 | 第25-26页 |
(二) 人我关系认知不足 | 第26页 |
(三) 群我关系认知不足 | 第26-27页 |
三、智障儿童对关怀主体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一) 降低家庭生活水平 | 第27页 |
(二) 打乱学校课堂秩序 | 第27-28页 |
(三) 增加政府福利投入 | 第28页 |
(四) 增加社会资源投入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曲靖市智障儿童伦理关怀不乐观的原因 | 第29-32页 |
一、生理神经受损决定智障儿童不能合理表达关怀需要 | 第29页 |
二、经济条件限制了对智障儿童的关怀 | 第29-30页 |
三、环境制约着对智障儿童的关怀 | 第30-31页 |
四、教育的不公平性阻碍对智障儿童的关怀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智障儿童伦理关怀途径及方法探索 | 第32-39页 |
一、家庭初始关爱的回归 | 第32-34页 |
(一) 认清家庭对智障儿童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二) 接受智障儿童事实的心理备战 | 第33页 |
(三) 创造智障儿童康复的条件 | 第33-34页 |
二、学校关爱桥梁的建立 | 第34-37页 |
(一) 日常训练的专业化 | 第35-36页 |
(二) 教师爱心的常态化 | 第36页 |
(三) 学校制度的人性化 | 第36-37页 |
三、政府、残联是关怀渠道 | 第37-38页 |
四、社会关怀广泛提倡 | 第38-39页 |
(一) 接纳智障儿童 | 第38-39页 |
(二) 不以价值论人生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