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緒論 | 第8-16页 |
(一) 選題依據與研究意義 | 第8-10页 |
(二) 研究綜述 | 第10-16页 |
1. 生平資料方面 | 第10-11页 |
2. 文學創作方面 | 第11-15页 |
3. 其他相關研究 | 第15-16页 |
一、戴絅孫的生平與著述 | 第16-42页 |
(一) 戴絅孫的家世與生平 | 第16-33页 |
1. 戴絅孫的家世 | 第16-21页 |
2. 戴絅孫的生平 | 第21-33页 |
(二) 戴絅孫的主要著作 | 第33-42页 |
1. 文學創作方面 | 第33-38页 |
2. 文献辑录方面 | 第38-40页 |
3. 其他方面 | 第40-42页 |
二、戴絅孫的師承及交游 | 第42-67页 |
(一) 戴絅孫的師承與門人 | 第42-58页 |
1. 戴絅孫的老師 | 第42-56页 |
2. 戴絅孫的弟子 | 第56-58页 |
(二) 戴絅孫的交游 | 第58-67页 |
1. 戴絅孫的朋輩交游 | 第59-65页 |
2. 戴絅孫交游的特點 | 第65-67页 |
三、戴絅孫的時代背景及思想 | 第67-89页 |
(一) 戴絅孫的時代背景 | 第67-77页 |
1. 社會背景 | 第67-69页 |
2. 學術背景 | 第69-72页 |
3. 地域背景 | 第72-77页 |
(二) 戴絅孫的思想 | 第77-89页 |
1. 傳統的儒家思想 | 第77-78页 |
2. 面向現實的學術思想 | 第78-81页 |
3. 獨特的詩學思想 | 第81-89页 |
四、戴絅孫的詩歌創作 | 第89-118页 |
(一) 題材内容 | 第89-100页 |
1. 山水紀行詩 | 第89-90页 |
2. 酬唱贈答詩 | 第90-92页 |
3. 感懷身世詩 | 第92-93页 |
4. 感事詩 | 第93-95页 |
5. 思鄉懷遠詩 | 第95-96页 |
6. 詠史懷古詩 | 第96-97页 |
7. 悼亡詩 | 第97-99页 |
8. 題畫詩 | 第99-100页 |
(二) 創作特點 | 第100-110页 |
1. 規摹古人,爽氣獨出 | 第100-103页 |
2. 情許以癡,骨予以堅 | 第103-106页 |
3. 批判現實,經世致用 | 第106-110页 |
(三) 藝術風格 | 第110-118页 |
1. 抑鬱悲慨,沉雄渾灏 | 第110-113页 |
2. 情厚婉篤,思力湛深 | 第113-115页 |
3. 古質剴切,不尚險怪 | 第115-118页 |
五、戴綱孫詩歌的地位與價值一兼談戴銅孫與清代雲南詩歌 | 第118-125页 |
附錄 | 第125-153页 |
(一) 戴絅孫世系表 | 第125-126页 |
(二) 筠帆先生年譜 | 第126-153页 |
參考文獻 | 第153-161页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161-162页 |
謝辭 | 第162-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