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街山列岛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产卵场修复及效果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中街山列岛生态环境 | 第14-17页 |
·中街山列岛自然环境 | 第14页 |
·中街山列岛水文水质环境 | 第14-15页 |
·中街山列岛海洋生物组成与分布 | 第15页 |
·中街山列岛曼氏无针乌贼产卵附着物 | 第15-17页 |
·曼氏无针乌贼生物学特征与资源变化 | 第17-20页 |
·曼氏无针乌贼生态习性 | 第17-18页 |
·曼氏无针乌贼繁殖习性 | 第18-19页 |
·曼氏无针乌贼洄游分布 | 第19-20页 |
·中街山列岛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变化 | 第20页 |
·国内外头足类资源修复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国内外头足类增殖放流情况 | 第20-21页 |
·国内外头足类产卵场重建研究情况 | 第21页 |
·国内外放流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乌贼受精卵孵化器、吊挂方式及水动力分析 | 第24-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乌贼受精卵孵化器的结构 | 第24-26页 |
·单个乌贼笼孵化器的水动力测定与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三种不同乌贼笼孵化器吊挂方式及其水动力分析方法 | 第27-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单个乌贼笼在不同流速不同冲角下的受力分析结果 | 第31-34页 |
·不同冲角下单个乌贼笼水动力与流速的关系 | 第34-35页 |
·吊挂式结构的受力与计算 | 第35-36页 |
·横挂式与底放式结构的受力与计算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40页 |
·吊挂式、横挂式与底放式结构的比较 | 第37-38页 |
·其它受精卵孵化器的敷设与应用 | 第38-39页 |
·曼氏无针乌贼资源修复的进一步建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中街山列岛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修复技术研究 | 第40-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不同产卵附着物附卵效果试验 | 第40-41页 |
·附卵效果统计方法 | 第41-42页 |
·自然海区产卵附着物调查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不同产卵附着物附卵效果 | 第42-45页 |
·自然海区产卵附着物调查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产卵附着物数量 | 第46页 |
·产卵附着物类型 | 第46-47页 |
·产卵附着物保护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曼氏无针乌贼荧光标记技术初步研究 | 第48-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苗种来源与规格 | 第48页 |
·标记材料 | 第48-49页 |
·方法 | 第49页 |
·结果 | 第49-54页 |
·最佳染色剂浓度 | 第49页 |
·标记效果与保持率 | 第49-50页 |
·成活率 | 第50页 |
·生长发育 | 第50-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荧光标记及其保持率 | 第54-55页 |
·荧光标记对曼氏无针乌贼生长发育与成活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中街山列岛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与效果分析 | 第58-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放流苗种的来源与培育 | 第58-59页 |
·放流苗种计数方法 | 第59页 |
·放流苗种的运输与放流方法 | 第59-60页 |
·放流海区的选择 | 第60页 |
·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数量、规格及时间 | 第60-61页 |
·增殖效果调查方法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2页 |
·中街山列岛海域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效果与分析 | 第61页 |
·增殖放流曼氏无针乌贼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分析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5页 |
·放流苗种的数量与规格 | 第62页 |
·标记放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62-63页 |
·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效果调查方法探讨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