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体系性地位之概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概念辨析 | 第13-19页 |
一、被害人自陷风险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 | 第13-14页 |
二、被害人自陷风险与被害人同意的区别 | 第14-16页 |
三、被害人自陷风险的类型 | 第16-19页 |
第二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体系性地位辨析 | 第19-23页 |
一、被害人视角的引入 | 第19-20页 |
二、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体系性地位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被害人自陷风险在三阶层体系中的地位 | 第23-41页 |
第一节 德日刑法关于被害人自陷风险体系性地位安排 | 第23-36页 |
一、责任阻却事由说 | 第23-26页 |
二、违法阻却事由说 | 第26-29页 |
三、构成要件该当性排除说 | 第29-34页 |
四、德日刑法对被害人自陷风险体系地位安排之评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被害人自陷风险体系性地位学说的梳理与评析 | 第36-41页 |
一、被害人同意说 | 第37-38页 |
二、自我答责理论 | 第38-39页 |
三、共犯从属性原理 | 第39-40页 |
四、客观归责理论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被害人自陷风险在四要件体系中的体系性定位之我见 | 第41-53页 |
第一节 我国司法实务处理方式的梳理与评析 | 第41-46页 |
一、奉过失责任论为办案圭臬的司法实践现状 | 第41-44页 |
二、过失责任论处理被害人自陷风险问题的失焦 | 第44-46页 |
第二节 超法规正当化事由之设想 | 第46-47页 |
一、超法规正当化事由主张的立场 | 第46页 |
二、正当化事由在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困境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排除客体要件之设想 | 第47-49页 |
一、借鉴被害人同意“一元论”以否定客体要件的立场 | 第47-48页 |
二、否定客体要件的困境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客观要件中因果关系理论之提倡 | 第49-53页 |
一、被害人自陷风险置于因果关系中考察的立场 | 第49-50页 |
二、我国因果关系理论应融入规范评价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