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查询计划的峰值功率建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贡献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本文贡献第12页
    1.3 论文组织第12-13页
    1.4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2章 数据库系统功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2.1 计算机节能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1.1 节能技术第14-15页
        2.1.2 数据中心节能第15页
    2.2 能效数据库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2.2.1 能效测试基准第15-16页
        2.2.2 优化能效数据库第16-17页
        2.2.3 峰值功率建模第17-18页
        2.2.4 功率控制第18-19页
        2.2.5 CPU密集度第19-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异步I/O连接算法的峰值功率建模第21-39页
    3.1 峰值功率产生阶段第21-22页
    3.2 连接算法峰值阶段CPU密集度计算第22-31页
        3.2.1 BNLJ 算法的 CPU 密集度计算第23-25页
        3.2.2 GHJ 算法的 CPU 密集度计算第25页
        3.2.3 HHJ 算法的 CPU 密集度计算第25-26页
        3.2.4 SMJ 算法的 CPU 密集度计算第26-27页
        3.2.5 CPU密集度估算方法第27-31页
    3.3 峰值功率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分析第31-38页
        3.3.1 峰值功率预测模型建立第32-34页
        3.3.2 实验环境第34-35页
        3.3.3 峰值功率预测模型准确性验证第35-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连接算法峰值功率与性能权衡机制第39-54页
    4.1 连接算法的性能分析第39-41页
        4.1.1 BNLJ连接算法的性能分析第40页
        4.1.2 其他三种连接算法的性能分析第40-41页
    4.2 连接算法峰值功率与性能关系分析第41-47页
        4.2.1 BNLJ连接算法的峰值功率与性能分析第42-44页
        4.2.2 其他三种连接算法的峰值功率与性能分析第44-47页
    4.3 BNLJ连接算法的峰值功率控制方法第47-50页
    4.4 峰值功率控制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4.4.1 实验环境第50页
        4.4.2 峰值功率控制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4.5 本章小节第53-54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54-55页
    5.1 总结第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协同过滤与马尔可夫过程的高校图书推荐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