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NB银行视角对Y公司贷前调查研究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计划第14-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基本思路第15-16页
        1.3.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主要创新点与难点第17-18页
        1.4.1 创新之处第17页
        1.4.2 重点难处第17-18页
2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第18-26页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第18-19页
        2.1.1 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第18页
        2.1.2 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第18页
        2.1.3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第18-19页
        2.1.4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第19页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类型第19-22页
        2.2.1 信用风险第19-20页
        2.2.2 市场风险第20页
        2.2.3 操作风险第20-21页
        2.2.4 流动性风险第21页
        2.2.5 战略风险第21-22页
    2.3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原则第22-24页
        2.3.1 全流程管理原则第22页
        2.3.2 诚信申贷原则第22页
        2.3.3 协议承诺原则第22-23页
        2.3.4 贷放分控原则第23页
        2.3.5 实贷实付原则第23页
        2.3.6 贷后管理原则第23-24页
    2.4 商业银行贷前风险管理的内涵与意义第24-26页
        2.4.1 商业银行贷前风险管理的内涵第24-25页
        2.4.2 商业银行贷前风险管理的意义第25-26页
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第26-31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第26-29页
        3.1.1 不良贷款比例总体偏高第26-27页
        3.1.2 贷款业务在资产结构中占比重第27-28页
        3.1.3 早期盈利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第28-29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第29-31页
        3.2.1 贷前调查评估模式单一第29-30页
        3.2.2 贷中审查管理制度不健全第30页
        3.2.3 贷后管理力度不足第30-31页
4 以NB银行视角对Y公司进行贷前调查研究第31-45页
    4.1 案例基本情况第31页
    4.2 借款人经营状况第31-34页
        4.2.1 借款人经营范围第31-32页
        4.2.2 借款人注册资本情况第32页
        4.2.3 借款人核心竞争力分析第32页
        4.2.4 借款人行业分析第32-33页
        4.2.5 借款人主营业务分析第33-34页
    4.3 借款人财务分析第34-40页
        4.3.1 借款人基本财务数据第34-35页
        4.3.2 借款人资产状况第35-36页
        4.3.3 借款人负债状况第36-37页
        4.3.4 借款人所有者权益第37-38页
        4.3.5 借款人偿债能力分析第38页
        4.3.6 借款人盈利能力分析第38-39页
        4.3.7 借款人营运能力分析第39页
        4.3.8 借款人现金流量分析第39-40页
    4.4 KMV模型计量信贷风险第40-45页
        4.4.1 模型介绍第40-41页
        4.4.2 参数选择第41-43页
        4.4.3 计算EDF第43-44页
        4.4.4 小结第44-45页
5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第45-49页
    5.1 及时关注借款人的行业动态第45-46页
    5.2 及时关注借款人的财务动态第46-47页
    5.3 实施有效的内部评级法第47页
    5.4 使用KMV模型计算期望违约率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1第53-59页
附录2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案例研究--以山东海龙为例
下一篇:基于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A公司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