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3-15页 |
1.2.3 研究状况评述 | 第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拟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 第18-22页 |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 第18页 |
2.2 全面预算管理特征分析 | 第18-19页 |
2.3 全面预算体系构成 | 第19-20页 |
2.3.1 经营预算 | 第19-20页 |
2.3.2 财务预算 | 第20页 |
2.3.3 资本预算 | 第20页 |
2.4 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 第20-22页 |
第3章 A企业基本情况及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现状 | 第22-31页 |
3.1 A企业简介 | 第22-23页 |
3.1.1 背景介绍 | 第22页 |
3.1.2 组织管理结构与主要产品 | 第22-23页 |
3.2 A企业的预算管理应用现状 | 第23-31页 |
3.2.1 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 第23-25页 |
3.2.2 A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 | 第25-28页 |
3.2.3 A企业全面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 第28-30页 |
3.2.4 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 | 第30-31页 |
第4章 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4.1 A企业现有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4.1.1 预算管理缺少专门的管理部门 | 第31-32页 |
4.1.2 预算管理分析不到位 | 第32页 |
4.1.3 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不合理 | 第32-33页 |
4.1.4 预算的执行与控制不规范 | 第33页 |
4.1.5 预算考核体制不合理 | 第33-34页 |
4.1.6 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范围有限 | 第34-35页 |
4.2 A企业现有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4.2.1 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够重视 | 第35页 |
4.2.2 缺乏有效沟通,基层员工参与意识低 | 第35-36页 |
4.2.3 综合管理人才短缺 | 第36-37页 |
第5章 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 第37-46页 |
5.1 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 第37-39页 |
5.1.1 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 第37页 |
5.1.2 设立预算管理办公室 | 第37页 |
5.1.3 明确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 | 第37-38页 |
5.1.4 开展全员培训 | 第38-39页 |
5.2 优化全面预算的分析调整 | 第39页 |
5.2.1 定期分析关键性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 | 第39页 |
5.2.2 建立预算差异反馈机制 | 第39页 |
5.3 优化全面预算编制程序 | 第39-41页 |
5.3.1 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 第39-40页 |
5.3.2 制定适当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 | 第40-41页 |
5.4 完善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功能 | 第41页 |
5.5 引入平衡计分卡设置多维度预算考核指标 | 第41-44页 |
5.5.1 明确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并贯彻应用 | 第42页 |
5.5.2 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考核指标体系 | 第42-44页 |
5.6 增强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管控功能 | 第44-46页 |
5.6.1 深度开发使用SAP系统 | 第44-45页 |
5.6.2 利用SAP系统完善预算调整审批程序 | 第45-46页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6-47页 |
6.1 结论 | 第46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46-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