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论文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景东县S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问题提出第9-11页
        1.1.1 问题产生的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缘由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第12-14页
        1.4.1 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3 研究对象和样本第13-14页
    1.5 调查设计第14-16页
        1.5.1 问卷调查设计第14-15页
        1.5.2 访谈调查设计第15-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4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农村寄宿制小学第16页
        2.1.2 家校沟通第16-17页
    2.2 理论基础第17-18页
        2.2.1 “三元循环”教育理论第17页
        2.2.2 重叠影响阈理论第17-18页
    2.3 文献研究综述第18-24页
        2.3.1 关于寄宿制的研究现状综述第18-20页
        2.3.2 关于家校沟通的研究现状综述第20-22页
        2.3.3 文献述评第22-24页
第3章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第24-45页
    3.1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第24-35页
        3.1.1 家校沟通的制度建设第24-25页
        3.1.2 家校沟通的方式第25-28页
        3.1.3 家校沟通的内容第28-29页
        3.1.4 教师和家长对家校沟通的认知第29-30页
        3.1.5 家校沟通的效果第30-31页
        3.1.6 对留守儿童的家校沟通第31-32页
        3.1.7 家庭教育的现状第32-34页
        3.1.8 教师与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满意度第34-35页
    3.2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第35-41页
        3.2.1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庭教育功能不断弱化第36-38页
        3.2.2 家校沟通中教师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第38页
        3.2.3 家校沟通中家长被动且对学校的依赖性强第38-39页
        3.2.4 沟通方式虽然多样,但是效果不明显第39-40页
        3.2.5 沟通内容单一第40-41页
        3.2.6 对留守儿童等学生的家校沟通不够到位第41页
    3.3 影响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的原因分析第41-45页
        3.3.1 教育部门和学校层面缺乏制度保障第41-42页
        3.3.2 少数教师对家校沟通的重视程度不够第42页
        3.3.3 家长缺乏沟通实践,且心理因素也影响了沟通第42-45页
第4章 关于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沟通的对策和建议第45-54页
    4.1 建议教育部门制定相关的家校沟通制度第45-46页
        4.1.1 教育部门和学校对相应家校沟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第45-46页
        4.1.2 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家校沟通第46页
    4.2 从学校和教师层面加强家校沟通的建设第46-48页
        4.2.1 加强教师对家校沟通重要性认识第46页
        4.2.2 给予留守儿童等学生更多的关注第46-47页
        4.2.3 设立家长接待日第47-48页
    4.3 培训并协助家长创建家庭教育第48-50页
        4.3.1 针对家长召开主题班会第48-49页
        4.3.2 开展家长研讨会第49页
        4.3.3 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第49-50页
    4.4 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家长群体的需要第50-54页
        4.4.1 沟通方式上积极引入新媒体,满足年轻家长的沟通需要第50-51页
        4.4.2 充分利用并开出有效的家长会第51页
        4.4.3 不断完善并充分利用好校讯通第51-52页
        4.4.4 继续发挥家访在家校沟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第52-54页
第5章 研究结论第54-57页
    5.1 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第54页
    5.2 重视农村家长的新需要第54-55页
    5.3 家长和教师都应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第55页
    5.4 家校沟通中还应多关注家长的心理第55-56页
    5.5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 问卷调查表和访谈记录第59-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光谱图像分析的欧元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针刺复合羊毛面料的创新设计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