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8-9页
1 导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9-12页
        1.2.1 小额贷款的含义第10页
        1.2.2 小额贷款的产生第10-11页
        1.2.3 小额贷款的发展第11-12页
        1.2.4 小额贷款对收入影响的研究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3页
    1.4 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1.4.1 主要内容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14-15页
2 小额贷款及相关理论第15-19页
    2.1 小额贷款的定义第15页
    2.2 小额贷款的特征第15-16页
        2.2.1 特定的目标群体第15页
        2.2.2 灵活的贷款方式第15页
        2.2.3 低额的交易成本第15-16页
        2.2.4 公益的运营目的第16页
    2.3 扶贫小额贷款与商业性小额贷款第16页
    2.4 小额贷款的理论依据第16-17页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4.2 小农经济理论第16-17页
        2.4.3 传统农业融资理论第17页
        2.4.4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17页
    2.5 小额贷款对农户的影响效应分析第17-19页
3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实施现状第19-27页
    3.1 山西省乡宁县经济发展现状第19-20页
        3.1.1 山西省乡宁县基本县情第19页
        3.1.2 山西省乡宁县经济状况第19-20页
    3.2 山西省乡宁县贫困户现状第20-24页
        3.2.1 贫困户收入水平第20-21页
        3.2.2 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第21页
        3.2.3 贫困户类型第21-22页
        3.2.4 贫困户分布第22-24页
    3.3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主体发展现状第24页
    3.4 调研说明与样本选取第24-25页
    3.5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实施状况第25-27页
        3.5.1 发放对象与发放程序第25页
        3.5.2 额度、期限、利率第25-26页
        3.5.3 覆盖面第26页
        3.5.4 贷款用途第26-27页
4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影响因素分析第27-35页
    4.1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影响因素第27-32页
        4.1.1 收入水平第27-28页
        4.1.2 受教育程度第28-29页
        4.1.3 年龄状况第29-30页
        4.1.4 非农劳动力比例第30-31页
        4.1.5 耕地面积第31-32页
    4.2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的影响效应分析第32-35页
        4.2.1 变量选取第32页
        4.2.2 模型构建第32-33页
        4.2.3 实证分析第33-34页
        4.2.4 结果说明第34-35页
5 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第35-40页
    5.1 贷款政策不完善第36页
        5.1.1 贷款利率与贫困户收入水平不符第36页
        5.1.2 还款期限与贫困户收入周期不符第36页
        5.1.3 贷款额度与贫困户需求不符第36页
        5.1.4 贷款用途与贫困户意愿不符第36页
    5.2 市场信息不对称第36-37页
        5.2.1 供求不均衡第36-37页
        5.2.2 限制条件较多第37页
        5.2.3 信息不对等第37页
    5.3 贷款机制不灵活第37-38页
        5.3.1 保险缺位第37页
        5.3.2 风险补偿不及时第37-38页
        5.3.3 信用环境较差第38页
    5.4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不健全第38-39页
        5.4.1 贷款行为与支农要求不匹配第38页
        5.4.2 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第38页
        5.4.3 扶贫小额贷款用途的不确定性第38-39页
        5.4.4 缺乏完善的扶贫小额贷款信用风险机制第39页
    5.5 贫困户发展基础不佳第39-40页
        5.5.1 受教育水平较低第39页
        5.5.2 年龄结构不合理第39页
        5.5.3 思想观念较落后第39页
        5.5.4 劳动技能单第39-40页
6 完善山西省乡宁县扶贫小额贷款的对策建议第40-44页
    6.1 加大扶贫小额贷款推广力度第40页
    6.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40页
    6.3 改良扶贫小额贷款机制第40-41页
        6.3.1 发挥货币工具激励作用第40页
        6.3.2 及时发放风险补偿金第40-41页
        6.3.3 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第41页
    6.4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第41页
    6.5 优化扶贫小额贷款的内部环境第41-42页
        6.5.1 明确扶贫小额贷款目标定位,降低贫困户贷款成本第41页
        6.5.2 延伸扶贫小额贷款支持领域,完善操作机制第41-42页
        6.5.3 建设信用管理机制,强化贷后监督第42页
        6.5.4 合理利用浮动利率,增加利率补贴第42页
    6.6 改善扶贫小额贷款的外部环境第42-43页
        6.6.1 提升扶贫小额贷款认知,加强扶贫小额贷款宣传第42页
        6.6.2 强化扶贫小额贷款引导,搭建多方协作平台第42-43页
        6.6.3 丰富贷款品种,推动模式创新第43页
        6.6.4 调整贷款期限,提高贷款额度第43页
    6.7 提升贫困户生产能力第43-44页
        6.7.1 转变思想观念第43页
        6.7.2 加大技能培训第43页
        6.7.3 加强指导监督第43-4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Abstract第48-49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业系统性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决策的驱动研究
下一篇:制度距离对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