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归纳分析法 | 第11页 |
1.3.2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1.3.3 案例分析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2.1 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理论回顾 | 第12-18页 |
2.1.1 交易费用理论——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 第12-13页 |
2.1.2 代理成本理论——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 第13-14页 |
2.1.3 规模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 | 第14-15页 |
2.1.4 协同效应理论——基于管理学的解释 | 第15-17页 |
2.1.5 自由现金流假说——基于财务税收理论的解释 | 第17页 |
2.1.6 经理主义学说 | 第17-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2.1 国外并购绩效研究成果综述 | 第18-19页 |
2.2.2 国内并购绩效研究成果综述 | 第19-20页 |
2.2.3 评价与启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矿产资源企业并购环境分析 | 第21-25页 |
3.1 并购主体的基本情况——五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第21页 |
3.2 五矿集团并购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3.2.1 五矿集团的优势 | 第21-22页 |
3.2.2 五矿集团的劣势 | 第22页 |
3.3 五矿集团并购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2-25页 |
第四章 矿产资源企业并购动因 | 第25-29页 |
4.1 并购的一般动因 | 第25-26页 |
4.1.1 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竞争优势 | 第25页 |
4.1.2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 第25页 |
4.1.3 取得税负利益,降低成本 | 第25页 |
4.1.4 实现多元化发展,以降低风险 | 第25-26页 |
4.1.5 减少建设周期,提高竞争能力 | 第26页 |
4.2 并购的政府动因 | 第26-29页 |
4.2.1 采用行政手段,消除亏损企业 | 第26页 |
4.2.2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第26-27页 |
4.2.3 组建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 第27-29页 |
第五章 矿产资源企业并购绩效 | 第29-38页 |
5.1 五矿集团的并购经过及分析 | 第29-31页 |
5.1.1 收购加拿大诺兰达铝业 | 第29-30页 |
5.1.2 收购澳大利亚OZ锌矿 | 第30-31页 |
5.2 矿产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 | 第31-38页 |
5.2.1 短期绩效评价 | 第31-33页 |
5.2.2 长期绩效评价 | 第33-38页 |
第六章 矿产企业并购重组的建议 | 第38-40页 |
6.1 政务在职能和管理上提高 | 第38页 |
6.2 提高矿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38-39页 |
6.3 完善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