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1.1 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1 聚合物微球合成技术的研究 | 第10-12页 |
1.1.2 聚合物微球应用研究 | 第12-15页 |
1.2 核壳包覆微球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2.1 核壳包覆微球制备技术研究 | 第15-18页 |
1.2.2 核壳包覆微球包覆机理研究 | 第18-19页 |
1.2.3 核壳包覆微球分类 | 第19页 |
1.2.4 核壳包覆微球应用研究 | 第19-21页 |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 | 第21-24页 |
1.3.1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分类 | 第21-22页 |
1.3.2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1.3.3 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研究 | 第23-24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7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5.1 带负电、单分散、不同尺寸的PS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 第27页 |
1.5.2 PVDT@PS包覆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1.5.3 磁性PVDAT@PS@Fe_3O_4微球的合成 | 第28页 |
1.5.4 PVDT@PS包覆微球的初步应用研究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不同粒径PS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29-44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2.2.1 原料及试剂 | 第3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31-33页 |
2.2.4 主要表征手段 | 第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2.3.1 1μmPS微球的形貌与性质分析 | 第33-38页 |
2.3.2 3μmPS微球形貌与性质分析 | 第38-42页 |
2.4 分散聚合机理 | 第42-43页 |
2.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不同粒径PVDAT@PS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44-63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9页 |
3.2.1 原料及试剂 | 第4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46-48页 |
3.2.4 主要表征手段 | 第48-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3.3.1 1μmPVDAT@PS微球包覆效果分析 | 第49-54页 |
3.3.2 3μmPVDAT@PS微球包覆效果分析 | 第54-57页 |
3.4 包覆机理研究 | 第57-62页 |
3.4.1 包覆机理理论分析 | 第57-58页 |
3.4.2 包覆机理实验研究 | 第58-62页 |
3.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PVDAT@PS@Fe_3O_4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63-72页 |
4.1 引言 | 第63-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7页 |
4.2.1 原料及试剂 | 第6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4-65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4.2.4 主要表征手段 | 第66-6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0页 |
4.3.1 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包覆前后的磁性能 | 第67-68页 |
4.3.2 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包覆前后的表面带电性 | 第68-69页 |
4.3.3 Fe_3O_4、PS@Fe_3O_4与PVDAT@PS@Fe_3O_4微球大小和形貌 | 第69-70页 |
4.3.4 Fe_3O_4、PS@Fe_3O_4微球红外分析 | 第70页 |
4.4 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PVDAT@PS功能微球的DNA初步吸附研究 | 第72-78页 |
5.1 引言 | 第72-7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5.2.1 原料及试剂 | 第73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73-74页 |
5.2.3 实验步骤 | 第74-75页 |
5.2.4 DNA浓度分析 | 第7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5-76页 |
5.4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