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1.1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 第12-15页 |
1.1.1 DEFC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1.2 DEFC阳极催化剂面临的挑战 | 第14-15页 |
1.2 DEFC阳极催化剂的研究 | 第15-18页 |
1.2.1 阳极催化剂有效催化元素的研究 | 第15-18页 |
1.2.2 Pd对乙醇氧化的催化机理 | 第18页 |
1.3 催化剂性能研究及其影响因素 | 第18-25页 |
1.3.1 催化剂的形貌 | 第18-19页 |
1.3.2 催化剂载体 | 第19-21页 |
1.3.3 催化剂合成方法 | 第21-23页 |
1.3.4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及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 第27-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3 表征及测试 | 第28-31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8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R-TEM) | 第28页 |
2.3.3 X-射线衍射(XRD) | 第28-29页 |
2.3.4 能谱分析(EDX) | 第29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9页 |
2.3.6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9页 |
2.3.7 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安培法(CP)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中空多孔H-PdNi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1-51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多孔H-PdNi微球的制备 | 第32-34页 |
3.2.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3页 |
3.2.2 功能化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 第33页 |
3.2.3 多孔空心Ni微球(H-Ni)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4 中空多孔PdNi微球(H-PdNi)的制备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9页 |
3.3.1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34页 |
3.3.2 多孔空心H-Ni微球的表征 | 第34-36页 |
3.3.3 中空多孔H-PdNi微球的表征 | 第36-41页 |
3.3.4 中空多孔H-PdNi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 第41-49页 |
3.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PdNi/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1-66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PdNi/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52-53页 |
4.2.1 功能化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 第52页 |
4.2.2 Ni/TiO_2和Au/TiO_2微球的制备 | 第52页 |
4.2.3 双壳层PdNi/TiO_2微球的制备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5页 |
4.3.1 Ni纳米粒子及Ni/TiO_2微球的表征 | 第53-56页 |
4.3.2 PdNi/TiO_2负载微球的表征 | 第56-60页 |
4.3.3 PdNi/TiO_2负载型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0-65页 |
4.4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6-68页 |
5.1 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