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1.1 图像肤色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1.2 图像美颜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颜色空间及肤色模型 | 第13-23页 |
2.1 颜色空间与肤色检测 | 第13-18页 |
2.1.1 颜色空间 | 第13-17页 |
2.1.2 肤色属性 | 第17页 |
2.1.3 肤色检测与颜色空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2.2 肤色模型 | 第18-22页 |
2.2.1 静态肤色模型 | 第18-21页 |
2.2.2 动态肤色模型 | 第21页 |
2.2.3 基于物理的肤色检测 | 第21-22页 |
2.3 本章总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反正切Gamma光照补偿的自适应肤色检测方法 | 第23-43页 |
3.1 人脸检测技术 | 第23-25页 |
3.1.1 人脸检测的方法 | 第23-24页 |
3.1.2 基于Dlib的人脸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3.2 基于反正切函数的自适应Gamma光照补偿方法 | 第25-30页 |
3.2.1 Gamma变换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3.2.2 基于反正切函数的自适应Gamma参数选取 | 第26-28页 |
3.2.3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自适应色阶调整方法 | 第28-29页 |
3.2.4 实验仿真和分析 | 第29-30页 |
3.3 一种基于YCbCr的自适应规定肤色范围的肤色检测模型 | 第30-35页 |
3.3.1 肤色检测基本思路 | 第30-32页 |
3.3.2 肤色检测算法实现 | 第32-33页 |
3.3.3 实验过程 | 第33-35页 |
3.4 实验分析与对比 | 第35-41页 |
3.4.1 不同人种肤色检测实验 | 第35-37页 |
3.4.2 不同方法对比实验 | 第37-39页 |
3.4.3 高光照不均(曝光)实验 | 第39-41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基于肤色检测的图像局部美颜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 第43-54页 |
4.1 美颜技术的基础 | 第43-45页 |
4.1.1 磨皮 | 第43-44页 |
4.1.2 美白 | 第44-45页 |
4.2 局部美颜方法 | 第45-51页 |
4.2.1 局部美颜的基本思路 | 第45-48页 |
4.2.2 不模糊图像非肤色区域的边缘细节 | 第48-49页 |
4.2.3 自适应调整美颜力度的方法 | 第49-50页 |
4.2.4 解决肤色边界存在美颜生硬的问题 | 第50-51页 |
4.3 实验仿真和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4.3.1 实验仿真分析 | 第51页 |
4.3.2 实验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8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54-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