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梯度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1.2.1 梯度功能材料概述 | 第9-10页 |
1.2.2 梯度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 第10-13页 |
1.2.3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 | 第13-14页 |
1.2.4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2.5 稀土氧化物 | 第15页 |
1.2.6 颗粒增强铜基材料的强化机制 | 第15-16页 |
1.3 热轧制备梯度材料 | 第16-18页 |
1.3.1 热轧在梯度材料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3.2 铜基梯度材料的轧制变形机制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2.1 试验流程 | 第20-21页 |
2.2 试验原材料及预处理 | 第21-23页 |
2.2.1 试验原材料 | 第21页 |
2.2.2 粉料预处理 | 第21-23页 |
2.3 材料的组织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2.3.1 显微组织结构观察 | 第23-24页 |
2.3.2 成分鉴定与应力状态分析 | 第24页 |
2.4 物理性能测试分析 | 第24-26页 |
2.4.1 致密度性能测试 | 第24页 |
2.4.2 电导率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2.4.3 三点弯曲强度测试 | 第25-26页 |
第3章 Cu-Gd_2O_3梯度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 第26-42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铜基梯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第26-30页 |
3.2.1 梯度材料设计 | 第26-28页 |
3.2.2 梯度材料的制备 | 第28-30页 |
3.3 热轧温度工艺设计 | 第30-36页 |
3.4 冷等静压压力工艺设计 | 第36-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材料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 第42-55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成分梯度对材料组织结构影响 | 第42-50页 |
4.2.1 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44页 |
4.2.2 梯度材料sem分析 | 第44-45页 |
4.2.3 断口形貌分析 | 第45-47页 |
4.2.4 梯度材料tem分析 | 第47-50页 |
4.3 成分梯度对材料性能影响 | 第50-51页 |
4.4 退火前后材料组织及性能 | 第51-53页 |
4.4.1 退火前后材料组织结构分析 | 第51-53页 |
4.4.2 退火前后材料性能分析 | 第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材料变形机制及强化效果研究 | 第55-73页 |
5.1 材料变形机制研究 | 第55-59页 |
5.1.1 不同成分变形规律 | 第55-56页 |
5.1.2 不同复合轧制变形规律 | 第56-57页 |
5.1.3 不同道次轧制后坯料断口形貌 | 第57-59页 |
5.2 材料强化机制研究 | 第59-72页 |
5.2.1 Cu-Gd_2O_3梯度材料强化机制 | 第60-63页 |
5.2.2 强化机制理论计算 | 第63-67页 |
5.2.3 位错密度的测量与计算 | 第67-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附录:均压轧制对Cu-Gd_2O_3梯度材料的影响 | 第82-89页 |
1 均压轧制对性能影响 | 第82-85页 |
2 材料轧制后宏观应力分析 | 第85-86页 |
3 轧制方向弯曲断口形貌 | 第86-88页 |
4 小结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