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辐轮毂的象元库构建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项目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4-18页 |
1.2.1 文法规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2.2 知识库构建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1.2.3 轮毂造型设计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实施方法 | 第19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象元理论概述及轮毂形态特征分类 | 第21-35页 |
2.1 象元理论概述 | 第21-26页 |
2.1.1 象元的基本概念 | 第21页 |
2.1.2 轮毂象元构成 | 第21-23页 |
2.1.3 象元运算法则 | 第23-26页 |
2.1.4 基于象元的形态设计方法 | 第26页 |
2.2 轮毂的形态特征 | 第26-33页 |
2.2.1 五辐轮毂的选择 | 第26-27页 |
2.2.2 轮毂分类 | 第27-29页 |
2.2.3 轮毂造型模块划分 | 第29-31页 |
2.2.4 复合象元的形态变换 | 第31-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轮毂产品象元库的建立 | 第35-65页 |
3.1 轮毂产品象元库概述 | 第35-36页 |
3.2 象元库构建流程 | 第36-37页 |
3.3 轮毂产品样本库及轮毂象元库构建 | 第37-60页 |
3.3.1 轮毂产品样本库的构建 | 第37页 |
3.3.2 基本象元库的构建 | 第37-41页 |
3.3.3 复合象元库的扩充与构建 | 第41-58页 |
3.3.4 个象元库的构建 | 第58-60页 |
3.4 三维模型库的建立 | 第60-62页 |
3.4.1 参数的选择 | 第60-61页 |
3.4.2 三维模型库构建过程 | 第61-62页 |
3.5 象元库内映射关系构建 | 第62-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基于象元库的轮毂设计平台构建 | 第65-85页 |
4.1 参数化设计和GRASSHOPPER软件 | 第65-68页 |
4.1.1 参数化设计 | 第65页 |
4.1.2 GH软件研究 | 第65-68页 |
4.2 一般轮毂形态设计流程 | 第68页 |
4.3 基于象元库的轮毂形态设计平台系统架构 | 第68-72页 |
4.3.1 基于象元库的轮毂形态设计流程 | 第69-70页 |
4.3.2 轮毂形态设计平台交互框架 | 第70-72页 |
4.4 界面设计原型图绘制 | 第72-77页 |
4.4.1 系统界面方案设计 | 第72-73页 |
4.4.2 平台方案细化 | 第73-77页 |
4.5 平台界面设计 | 第77-84页 |
4.5.1 视觉设计 | 第77页 |
4.5.2 界面展示 | 第77-8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5章 轮毂形态设计平台可行性验证 | 第85-105页 |
5.1 可行性验证 | 第85-88页 |
5.1.1 实验设计 | 第85-87页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5.2 轮毂形态设计平台设计体验 | 第88-104页 |
5.2.1 设计需求设定 | 第88-89页 |
5.2.2 设计流程体验 | 第89-10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附录一 轮毂产品样本 | 第110-115页 |
附录二 四类轮毂复合象元形态变换 | 第115-130页 |
附录三 展板 | 第130-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