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二经脉井原穴电测量的四季变化特点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文献理论研究 | 第18-31页 |
1.1 天人相应的古代文献研究 | 第18-22页 |
1.1.1 天人相应的概念 | 第18页 |
1.1.2 天人相应的源流及发展 | 第18页 |
1.1.3 天人相应内容 | 第18-22页 |
1.2 五运六气的古代文献 | 第22-24页 |
1.2.1 五运六气概念 | 第22-23页 |
1.2.2 运气对人体的影响 | 第23-24页 |
1.3 天人相应和五运六气的现代研究 | 第24-25页 |
1.3.1 天人相应的现代研究 | 第24页 |
1.3.2 五运六气的现代研究 | 第24-25页 |
1.4 关于经络检测电生理应用的现代研究 | 第25-31页 |
1.4.1 穴位电生理测量的原理 | 第25页 |
1.4.2 电测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 第25-29页 |
1.4.3 经络测量选取穴位及依据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稳定性研究 | 第31-53页 |
2.1 仪器的稳定性研究 | 第31-50页 |
2.1.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2.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31-32页 |
2.1.3 结果 | 第32-50页 |
2.1.4 结论 | 第50页 |
2.2 操作者的稳定性研究 | 第50-53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51页 |
2.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51页 |
2.2.3 结果 | 第51-52页 |
2.2.4 结论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穴位和非穴位的比较 | 第53-58页 |
3.1 目的 | 第53页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53页 |
3.3 结果 | 第53-56页 |
3.4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井原穴和腧募穴的相关性研究 | 第58-62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58页 |
4.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58页 |
4.3 结果 | 第58-60页 |
4.4 讨论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十二经脉井原穴四季变化特点分析 | 第62-98页 |
5.1 十二经脉井原穴四季变化特点分析 | 第62-90页 |
5.1.1 研究目的 | 第62页 |
5.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62-63页 |
5.1.3 结果 | 第63-85页 |
5.1.4 讨论 | 第85-90页 |
5.2 横断面研究健康人十二经井原穴统计结果 | 第90-98页 |
5.2.1 研究目的 | 第90页 |
5.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90-91页 |
5.2.3 结果 | 第91-97页 |
5.2.4 讨论 | 第97-98页 |
结语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附录 | 第102-107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