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成型硅橡胶/尼龙界面粘结机理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1.1 前言 | 第10-15页 |
1.1.1 有机硅 | 第10页 |
1.1.2 硅橡胶的结构和性能 | 第10-14页 |
1.1.3 硅橡胶的分类 | 第14-15页 |
1.2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 第15-18页 |
1.2.1 简介 | 第15-16页 |
1.2.2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与缩合型的特性比较 | 第16-17页 |
1.2.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硫化机理 | 第17-18页 |
1.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组成 | 第18-23页 |
1.3.1 基础聚合物 | 第18-19页 |
1.3.2 交联剂 | 第19页 |
1.3.3 催化剂 | 第19-20页 |
1.3.4 抑制剂 | 第20-21页 |
1.3.5 填料 | 第21-23页 |
1.3.6 添加剂 | 第23页 |
1.4 粘结理论 | 第23-25页 |
1.5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1.5.1 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5.2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6页 |
1.5.3 耐温、导热性能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5.4 粘接性能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5.5 阻燃性能研究进展 | 第28页 |
1.6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应用 | 第28-31页 |
1.6.1 医疗卫生 | 第28-29页 |
1.6.2 电子电器 | 第29页 |
1.6.3 电线电缆 | 第29-30页 |
1.6.4 航空航天 | 第30页 |
1.6.5 汽车工业 | 第30-31页 |
1.6.6 其他应用 | 第31页 |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33页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3-34页 |
2.3 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2.3.1 底涂剂的配制 | 第34页 |
2.3.2 试样的制备 | 第34-35页 |
2.4 测试与表征 | 第35-37页 |
2.4.1 粘接强度测试 | 第35页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页 |
2.4.3 表面和截面形貌分析 | 第35-36页 |
2.4.4 能谱分析(EDS) | 第36页 |
2.4.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6页 |
2.4.6 表面接触角测试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加成型硅橡胶/尼龙的界面粘结机理 | 第37-52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7-51页 |
3.2.1 不同底涂剂的增粘效果 | 第37-39页 |
3.2.2 增粘机理 | 第39-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改性加成型硅橡胶/尼龙的粘结机理 | 第52-63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实验原理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4.3.1 不同改性硅胶组分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2 PA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4.3.3 温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4 红外分析 | 第58-59页 |
4.3.5 SEM分析 | 第59-60页 |
4.3.6 接触角分析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页 |
5.2 创新点 | 第63-64页 |
5.3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附录2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