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察委员会的留置权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监察体制改革进程及试点地区适用留置措施 | 第14-16页 |
(一)监察体制改革进程 | 第14页 |
(二)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适用留置措施的情况 | 第14-16页 |
1、山西省监察委员会适用留置措施的情况 | 第14-15页 |
2、北京市监察委员会适用留置措施的情况 | 第15页 |
3、浙江省监察委员会适用留置措施的情况 | 第15-16页 |
二、留置权的定性 | 第16-19页 |
(一)留置权的涵义 | 第16-17页 |
1、《警察法》中的留置措施 | 第16页 |
2、监察委员会留置权的来历 | 第16-17页 |
(二)留置权的性质 | 第17-19页 |
1、职务犯罪调查权的性质难以界定 | 第17页 |
2、留置权性质的认定 | 第17-19页 |
三、留置权的适用 | 第19-27页 |
(一)留置措施的构成要件 | 第19-20页 |
1、留置措施的行使主体与行使对象 | 第19页 |
2、留置措施的启动条件 | 第19-20页 |
3、留置措施的行使期限与行使场所 | 第20页 |
(二)留置措施的适用程序 | 第20-22页 |
1、留置措施的审批程序 | 第20-21页 |
2、留置措施的执行程序 | 第21页 |
3、留置措施的解除程序 | 第21-22页 |
(三)留置措施的法律规制 | 第22-27页 |
1、规制留置措施的依据 | 第22-23页 |
2、规制留置措施的具体路径 | 第23-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