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景动态校正的中波红外成像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 1.1.1 红外成像原理概述 | 第9页 | 
| 1.1.2 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 | 第9-11页 | 
| 1.1.3 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 | 第11页 | 
| 1.2 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2 红外图像的校正和增强算法研究 | 第14-26页 | 
| 2.1 影响红外成像的主要因素 | 第14-16页 | 
| 2.1.1 像元响应的非均匀性 | 第14页 | 
| 2.1.2 像元响应的漂移特性 | 第14-15页 | 
| 2.1.3 盲元 | 第15页 | 
| 2.1.4 红外图像对比度低 | 第15-16页 | 
| 2.1.5 红外图像的特点 | 第16页 | 
| 2.2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 | 第16-19页 | 
| 2.2.1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定义 | 第16-17页 | 
| 2.2.2 基于定标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 第17-19页 | 
| 2.3 盲元定位和替代 | 第19-21页 | 
| 2.3.1 盲元检测定位 | 第19-20页 | 
| 2.3.2 盲元替换 | 第20-21页 | 
| 2.4 自适应控制对比度增强 | 第21-22页 | 
| 2.5 基于引导滤波高低频细节增强 | 第22-25页 | 
| 2.5.1 增强原理 | 第22-23页 | 
| 2.5.2 引导滤波分层 | 第23-24页 | 
| 2.5.3 算法改进 | 第24页 | 
| 2.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动态校正算法研究 | 第26-40页 | 
| 3.1 基于场景统计类的校正算法 | 第26-32页 | 
| 3.1.1 时域高通滤波算法 | 第26-27页 | 
| 3.1.2 恒定统计量算法 | 第27-28页 | 
| 3.1.3 神经网络算法 | 第28-29页 | 
| 3.1.4 不同场景下的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29-32页 | 
| 3.2 基于时域直方图的非均匀性校正 | 第32-39页 | 
| 3.2.1 红外焦平面响应的统计特性 | 第32-33页 | 
| 3.2.2 时域直方图和参考响应密度函数 | 第33-34页 | 
| 3.2.3 增益和偏移系数自适应修正 | 第34-39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制冷红外成像系统硬件设计 | 第40-51页 | 
| 4.1 探测器驱动电路 | 第41-42页 | 
| 4.2 制冷温控电路 | 第42-45页 | 
| 4.3 基于FPGA的信号处理电路 | 第45-47页 | 
| 4.4 红外图像数据采集电路 | 第47-49页 | 
| 4.5 视频编码输出电路 | 第49-5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制冷红外成像系统逻辑功能实现 | 第51-60页 | 
| 5.1 FPGA逻辑功能模块 | 第51-52页 | 
| 5.2 探测器驱动信号 | 第52-53页 | 
| 5.3 红外图像校正系数计算 | 第53-56页 | 
| 5.3.1 定标模块 | 第53-54页 | 
| 5.3.2 时域直方图 | 第54-55页 | 
| 5.3.3 引导滤波窗口 | 第55-56页 | 
| 5.4 基于流水线结构图像处理 | 第56-58页 | 
| 5.5 红外视频合成Bt.656数据流 | 第58-59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系统性能测试与算法验证 | 第60-66页 | 
| 6.1 系统调试 | 第60页 | 
| 6.2 制冷红外系统性能评估 | 第60-63页 | 
| 6.2.1 红外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差 | 第60-62页 | 
| 6.2.2 制冷红外成像系统上位机测试软件 | 第62-63页 | 
| 6.3 系统成像与校正效果评价 | 第63-65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7 结束语 | 第66-68页 |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6页 | 
| 7.2 创新点 | 第66-67页 | 
| 7.3 待改进的问题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