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6页 |
1.1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 | 第8-13页 |
1.2 量子纠缠相关的基本概念 | 第13-18页 |
1.2.1 假设 | 第13-15页 |
1.2.2 叠加原理 | 第15-16页 |
1.2.3 状态矢量的坍缩及如何检验量子理论 | 第16-17页 |
1.2.4 纠缠 | 第17-18页 |
1.3 量子纠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8-22页 |
1.3.1 量子隐形传态 | 第19-21页 |
1.3.2 量子计算机 | 第21-2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2 DL-苯丙氨酸酸酐大粒子的合成、分离、纯化和表征的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3 D-/L-苯丙氨酸的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 | 第28-32页 |
2.3.1 溶液配置 | 第28-29页 |
2.3.2 D-/L-苯丙氨酸溶液的CD光谱实验 | 第29页 |
2.3.3 D-/L-苯丙氨酸溶液的t-CD光谱实验 | 第29页 |
2.3.4 非手性Gly溶液及不同比例的手性D-和L-Phe溶液的CD光谱实验 | 第29-30页 |
2.3.5 D-/L-苯丙氨酸溶液的HPCE-UV拆分实验 | 第30-32页 |
2.4 消旋化实验 | 第32-34页 |
2.4.1 D-苯丙氨酸的消旋实验过程 | 第33页 |
2.4.2 消旋化的D-苯丙氨酸溶液的HPCE-UV拆分实验 | 第33页 |
2.4.3 消旋化的D-苯丙氨酸溶液的CD光谱实验 | 第33-34页 |
2.5 D-/L-苯丙氨酸溶液的同步实验 | 第34-36页 |
2.5.1 北京和厦门的同步实验 | 第34页 |
2.5.2 北京和北京的同步实验 | 第34-35页 |
2.5.3 消旋样品的HPCE-UV拆分实验 | 第35页 |
2.5.4 消旋样品的CD光谱实验 | 第35-36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36-55页 |
3.1 D-/L-苯丙氨酸的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表征 | 第36-40页 |
3.1.1 D-/L-Phe溶液的CD光谱谱图分析 | 第36页 |
3.1.2 D-/L-Phe溶液的t-CD光谱谱图分析 | 第36-37页 |
3.1.3 非手性Gly溶液及不同比例的手性D-和L-Phe溶液的CD光谱谱图分析 | 第37-39页 |
3.1.4 D-/L-Phe溶液的HPCE-UV色谱谱图分析 | 第39-40页 |
3.2 消旋化实验表征 | 第40-43页 |
3.2.1 消旋化的D-Phe溶液的HPCE-UV色谱谱图分析 | 第40-42页 |
3.2.2 消旋化的D-Phe溶液的CD光谱谱图分析 | 第42-43页 |
3.3 D-/L-Phe溶液的同步实验表征 | 第43-55页 |
3.3.1 北京和厦门同步实验1消旋样品的HPCE-UV、CD和t-CD谱图分析 | 第43-48页 |
3.3.2 北京和厦门同步实验2消旋样品的HPCE-UV、CD和t-CD谱图分析 | 第48-53页 |
3.3.3 北京和北京同步实验消旋样品的HPCE-UV、CD和t-CD谱图分析 | 第53-5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5-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