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详细摘要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 第19页 |
2.1.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 第19-21页 |
2.1.3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2-23页 |
2.2.2 产权理论 | 第23-25页 |
3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现状 | 第25-42页 |
3.1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总体情况 | 第25-28页 |
3.1.1 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逐年增多 | 第25-26页 |
3.1.2 股份合作组织辐射面广 | 第26-28页 |
3.2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关键步骤 | 第28-37页 |
3.2.1 清产核资 | 第29-30页 |
3.2.2 成员界定 | 第30-32页 |
3.2.3 配置股权 | 第32-34页 |
3.2.4 组织设立 | 第34-37页 |
3.3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的形式 | 第37-38页 |
3.3.1 经营资产股份合作 | 第37页 |
3.3.2 土地股份合作 | 第37-38页 |
3.3.3 闲置资产股份合作 | 第38页 |
3.4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成效 | 第38-42页 |
3.4.1 理清了农村集体资产和分配关系 | 第38-39页 |
3.4.2 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 | 第39-40页 |
3.4.3 建立了三级农村产权交易系统 | 第40-42页 |
4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问题 | 第42-48页 |
4.1 外部环境不配套 | 第42-44页 |
4.1.1 农村股份合作制立法相对落后 | 第42-43页 |
4.1.2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身份不明” | 第43页 |
4.1.3 股权权能不完整,股权流转不畅 | 第43-44页 |
4.2 内部管理不完善 | 第44-45页 |
4.2.1 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 | 第44页 |
4.2.2 决策机制不科学 | 第44页 |
4.2.3 运营管理具有封闭性 | 第44-45页 |
4.3 改革环节不成熟 | 第45-48页 |
4.3.1 资产量化范围不明确 | 第45-46页 |
4.3.2 股权配置的“福利性” | 第46页 |
4.3.3 新增人口获得股权难 | 第46-48页 |
5 国内典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经验借鉴 | 第48-55页 |
5.1 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 第48-49页 |
5.1.1 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48页 |
5.1.2 改革的成功经验 | 第48-49页 |
5.1.3 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49页 |
5.2 浙江宁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 第49-52页 |
5.2.1 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49-50页 |
5.2.2 改革的成功经验 | 第50-51页 |
5.2.3 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5.3 广东横岗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 第52-53页 |
5.3.1 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52-53页 |
5.3.2 改革的成功经验 | 第53页 |
5.3.3 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53页 |
5.4 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53-55页 |
6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55-60页 |
6.1 组织开展立法工作,健全股权交易机制 | 第55-56页 |
6.1.1 开展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立法 | 第55页 |
6.1.2 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系统 | 第55-56页 |
6.2 规范内部管理,实现科学运营 | 第56-57页 |
6.2.1 政社企分开,规范操作 | 第56页 |
6.2.2 健全组织内控和外部监督机制 | 第56页 |
6.2.3 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 | 第56-57页 |
6.3 改革环节细化,不留集体“绊脚石” | 第57-58页 |
6.3.1 从量化经营性资产向量化全部资产转变 | 第57-58页 |
6.3.2 股权固化与有偿配置并行 | 第58页 |
6.3.3 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 第58页 |
6.4 农村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 第58-60页 |
6.4.1 与社会单位广泛开展股份合作 | 第58-59页 |
6.4.2 从股份合作社向公司制转变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