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苯并噻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第12-13页
        1.2.1 吸附膜及其作用机理第12页
        1.2.2 化学反应膜及其作用机理第12-13页
    1.3 醇、酸及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第13-14页
    1.4 酯及其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第14-15页
    1.5 胺、酰胺及其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第15-17页
    1.6 杂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第17-21页
        1.6.1 苯并噻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第17-19页
        1.6.2 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第19-21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苯并噻挫乙酰胺三硫代碳酸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23-36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3-25页
    2.3 添加剂2a~2d的合成第25页
        2.3.1 添加剂2a~2d的合成路线第25页
        2.3.2 氯乙酰胺的合成第25页
        2.3.3 苯并噻唑乙酰胺三硫代碳酸酯的合成第25页
    2.4 添加剂2a~2d的结构表征第25-27页
        2.4.1 添加剂2a~2d的结构表征结果第25-26页
        2.4.2 添加剂2a~2d的结构表征分析第26-27页
    2.5 添加剂2a~2d的性能研究第27-34页
        2.5.1 添加剂2a~2d的油溶性第27-28页
        2.5.2 添加剂2a~2d的热稳定性第28-29页
        2.5.3 添加剂2a~2d的抗腐蚀性第29页
        2.5.4 添加剂2a~2d的极压性第29-30页
        2.5.5 添加剂2a~2d的抗磨性第30-32页
        2.5.6 添加剂2a~2d的减摩性第32页
        2.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第32-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苯并噻唑乙酸酯基黄原酸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36-48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6-37页
    3.3 添加剂3a~3d的合成第37-38页
        3.3.1 添加剂3a~3d的合成路线第37页
        3.3.2 氯乙酸酯的合成第37页
        3.3.3 3-(苯并噻唑-2-基-硫基)-1-丙醇的合成第37-38页
        3.3.4 3-(苯并噻唑-2-基-硫基)丙基黄原酸盐的合成第38页
        3.3.5 苯并噻唑乙酸酯基黄原酸酯的合成第38页
    3.4 添加剂3a~3d的结构表征第38-40页
        3.4.1 添加剂3a~3d的结构表征结果第38-39页
        3.4.2 添加剂3a~3d的结构表征分析第39-40页
    3.5 添加剂3a~3d的性能研究第40-46页
        3.5.1 添加剂3a~3d的油溶性第40-41页
        3.5.2 添加剂3a~3d的热稳定性第41页
        3.5.3 添加剂3a~3d的抗腐蚀性第41-42页
        3.5.4 添加剂3a~3d的极压性第42-43页
        3.5.5 添加剂3a~3d的抗磨性第43-44页
        3.5.6 添加剂3a~3d的减摩性第44-45页
        3.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苯并噻唑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48-60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9页
    4.3 添加剂4a~4d的合成第49-51页
        4.3.1 添加剂4a~4d的合成路线第49-50页
        4.3.2 2-(苯并噻唑-2-基-硫基)-4,6-二氯-1,3,5-均三嗪的合成第50页
        4.3.3 2,4-二(烷基胺基)-6-(苯并噻唑-2-基-硫基)-1,3,5-均三嗪的合成第50页
        4.3.4 2-烷基胺基-4,6-二氯-1,3,5-均三嗪的合成第50页
        4.3.5 2-烷基胺基-4-(苯并噻唑-2-基-硫基)-6-氯-1,3,5-均三嗪的合成第50-51页
        4.3.6 2-烷基胺基-4-二乙醇胺基-6-(苯并噻唑-2-基-硫基)-1,3,5-均三嗪的合成第51页
    4.4 添加剂4a~4d的结构表征第51-53页
        4.4.1 添加剂4a~4d的结构表征结果第51页
        4.4.2 添加剂4a~4d的结构表征分析第51-53页
    4.5 添加剂4a~4d的性能研究第53-59页
        4.5.1 添加剂4a~4d的油溶性第53页
        4.5.2 添加剂4a~4d的热稳定性第53-54页
        4.5.3 添加剂4a~4d的抗腐蚀性第54页
        4.5.4 添加剂4a~4d的极压性第54-55页
        4.5.5 添加剂4a~4d的抗磨性第55-57页
        4.5.6 添加剂4a~4d的减摩性第57页
        4.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第57-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荒氨酸基苯并噻唑均三嗪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60-71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60-61页
    5.3 添加剂5a~5d的合成第61-62页
        5.3.1 添加剂5a~5d的合成路线第61页
        5.3.2 2-烷基胺基-4,6-二氯-1,3,5-均三嗪的合成第61-62页
        5.3.3 2-烷基胺基-4-(苯并噻唑-2-基-硫基)-6-氯-1,3,5-均三嗪的合成第62页
        5.3.4 2-烷基胺基-4-荒氨酸基-6-(苯并噻唑-2-基-硫基)-1,3,5-均三嗪的合成第62页
    5.4 添加剂5a~5d的结构表征第62-64页
        5.4.1 添加剂5a~5d的结构表征结果第62-63页
        5.4.2 添加剂5a~5d的结构表征分析第63-64页
    5.5 添加剂5a~5d的性能研究第64-70页
        5.5.1 添加剂5a~5d的油溶性第64页
        5.5.2 添加剂5a~5d的热稳定性第64-65页
        5.5.3 添加剂5a~5d的抗腐蚀性第65页
        5.5.4 添加剂5a~5d的极压性第65-66页
        5.5.5 添加剂5a~5d的抗磨性第66-68页
        5.5.6 添加剂5a~5d的减摩性第68页
        5.5.7 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摩擦机理初步探讨第68-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几个系列添加剂的性能比较第71-74页
总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录 部分添加剂的~1H NMR和MALDI-TOF-MS谱第83-9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林蛙卵油脂肪酸成分分析及产品研制
下一篇:表面活性剂分子油水界面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