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5-29页 |
一、鳄嘴花的研究概况 | 第15-25页 |
1.1 本草考证 | 第15-18页 |
1.1.1 名称 | 第15-16页 |
1.1.2 药用部位考证 | 第16页 |
1.1.3 植物形态考证 | 第16页 |
1.1.4 分布地区与生长环境考证 | 第16页 |
1.1.5 入药品种的来源考证 | 第16-17页 |
1.1.6 加工炮制考证 | 第17页 |
1.1.7 功效考证 | 第17页 |
1.1.8 药用历史 | 第17-18页 |
1.2 化学成分 | 第18-22页 |
1.2.1 含硫糖苷类化合物 | 第18-19页 |
1.2.2 黄酮碳苷类化合物 | 第19-21页 |
1.2.3 叶绿素类化合物 | 第21-22页 |
1.2.4 氨基酸类化合物 | 第22页 |
1.2.5 甾醇类化合物 | 第22页 |
1.2.6 其他成分 | 第22页 |
1.3 药理研究 | 第22-23页 |
1.3.1 抗肿瘤作用 | 第22页 |
1.3.2 抗炎作用 | 第22页 |
1.3.3 抗病毒作用 | 第22-23页 |
1.3.4 降血脂作用 | 第23页 |
1.3.5 抗菌作用 | 第23页 |
1.3.6 其他 | 第23页 |
1.4 毒理研究 | 第23-24页 |
1.5 临床应用 | 第24页 |
1.6 提取工艺 | 第24页 |
1.7 小结 | 第24-25页 |
二、NS的研究概况 | 第25-28页 |
2.1 传统医学对NS的认识 | 第25页 |
2.1.1 病因病机 | 第25页 |
2.1.2 治疗 | 第25页 |
2.2 现代医学对NS的认识 | 第25-26页 |
2.3 药物评价 | 第26页 |
2.4 其它疗法 | 第26-27页 |
2.5 NS模型评价 | 第27页 |
2.6 鳄嘴花治疗NS的药理研究 | 第27-28页 |
三、结语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鳄嘴花鲜药总提取液药理实验研究 | 第29-61页 |
第一节 鳄嘴花提取物抗HK-2细胞增殖的药效实验研究 | 第29-37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1.1.1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1.1.2 药物试剂 | 第30页 |
1.1.3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1.1.4 细胞株 | 第30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1.2.1 药物制备 | 第30-31页 |
1.2.2 细胞培养及常规操作 | 第31-32页 |
1.2.3 CCK-8测鳄嘴花含药血清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2-33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1.3.1 鳄嘴花药液对HK-2细胞形态的作用 | 第33-34页 |
1.3.2 鳄嘴花药液对TGF-β_1诱导HK-2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二节 鳄嘴花鲜药总提取液对阿霉素大鼠NS模型的药效作用研究 | 第37-5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38页 |
2.1.2 药物与试剂 | 第38-39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2.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第39页 |
2.2.2 阿霉素肾病模型制作方法 | 第39-40页 |
2.2.3 样本采集 | 第40页 |
2.2.4 观察期及观察指标 | 第40页 |
2.2.5 统计学处理 | 第40-41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41-51页 |
2.3.1 一般情况观察 | 第41-43页 |
2.3.2 不同浓度的鳄嘴花药液对大鼠阿霉素NS尿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2.3.3 不同浓度的鳄嘴花药液对大鼠阿霉素NS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5-47页 |
2.3.4 不同浓度的鳄嘴花药液对大鼠NS大鼠肾重指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2.3.5 大鼠肾组织病理观察 | 第48-49页 |
2.3.6 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三节 鳄嘴花鲜药总提取液对阿霉素大鼠NS模型的药效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51-6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2-54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52页 |
3.1.2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52-53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53-54页 |
3.1.4 药液的制备 | 第5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54-56页 |
3.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第54页 |
3.2.2 阿霉素NS模型制作方法 | 第54页 |
3.2.3 WesternBlot检测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 | 第54-55页 |
3.2.4 免疫组织化学(PV二步法)方法进行检测 | 第55-56页 |
3.2.5 统计学处理 | 第56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3.3.1 Westernblot检测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 | 第56-57页 |
3.3.2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 | 第57-60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