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病毒性出血热论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研究及其与自噬的相互作用机制

中文摘要第10-15页
英文摘要第15-21页
符号说明第22-26页
前言第26-44页
    一.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第26-30页
        (一) 布尼亚病毒科第26-27页
        (二)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分布特征第27-28页
        (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途径第28-29页
        (四) 宿主动物第29-30页
    二.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第30-32页
        (一) 主要临床症状第30-31页
        (二) 实验室诊断第31-32页
    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机制研究第32-44页
        (一)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第32-37页
        (二) 自噬与病毒第37-44页
第一章 发热伴随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部分流行病学研究第44-57页
    实验材料第44-47页
    实验方法第47-50页
        (一) 标本采集第47页
        (二) 检测血清中的SFTSV特异性抗体第47-48页
        (三) 提取血清中RNA第48-49页
        (四) 巢式RT-PCR检测第49-50页
    结果第50-54页
        (一) 动物捕获情况第50-51页
        (二) 宿主动物感染情况第51-54页
    讨论第54-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二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与自噬的相互作用第57-103页
    实验材料第57-63页
    实验方法第63-82页
        (一) 病毒的扩增、保存及滴度测定第63-64页
        (二) 检测Vero细胞感染SFTSV后细胞内LC3蛋白的表达第64-67页
        (三) 检测自噬抑制剂对感染细胞内LC3表达的影响第67-68页
        (四) 检测感染细胞内LC3的变化第68-69页
        (五) 检测饥饿细胞内LC3的变化第69页
        (六) 感染细胞内NSs蛋白表达情况第69-70页
        (七) 检测感染细胞内NSs与多种蛋白的共定位第70-71页
        (八) 检测LC3B对SFTSV复制的作用第71-74页
        (九) 载体NSs-GFP的构建第74-81页
        (十) 检测NSs-GFP与LC3、P62和Lamp2b的共定位第81-82页
    结果第82-99页
        (一) 病毒的扩增及滴度测定第82页
        (二) SFTSV感染导致LC3-Ⅱ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增加第82-84页
        (三) SFTSV感染可以诱导受感染细胞内LC3阳性小体的形成第84-86页
        (四) LC3 B蛋白对SFTSV的复制起到抑制作用第86-88页
        (五) SFTSV感染可以诱导受感染细胞内NSs阳性小体的形成第88-90页
        (六) SFTSV感染细胞内,NSs蛋白与LC3蛋白共定位第90-91页
        (七) NSs-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1-94页
        (八) NSs-GFP与LC3蛋白未有发现共定位第94-95页
        (九) SFTSV感染细胞内,NSs蛋白与p62、Lamp2b蛋白共定位第95-97页
        (十) NSs-GFP与p62、Lamp2b蛋白均未有发现共定位第97-99页
    讨论第99-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第119-120页
英文论著1第120-124页
英文论著2第124-13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桔皮素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心血管磁共振组织学特征在心脏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