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煤矿4号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0-1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3-15页 |
2.1 矿区地质背景 | 第13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13-14页 |
2.3 含煤地层 | 第14-15页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第15-18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15页 |
3.2 实验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3.3 主要工作量 | 第17-18页 |
第4章 煤岩学与矿物学特征 | 第18-28页 |
4.1 煤岩学特征 | 第18-21页 |
4.1.1 宏观煤岩特征 | 第18页 |
4.1.2 显微煤岩特征 | 第18-21页 |
4.2 煤相特征 | 第21-23页 |
4.3 矿物学特征 | 第23-26页 |
4.3.1 粘土矿物 | 第24-25页 |
4.3.2 碳酸盐矿物 | 第25页 |
4.3.3 硫化物矿物 | 第25页 |
4.3.4 氧化矿物 | 第25-2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5章 煤中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39页 |
5.1 煤质分析 | 第28-29页 |
5.2 煤中常量元素 | 第29-31页 |
5.2.1 常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 第29页 |
5.2.2 常量元素的环境意义 | 第29-31页 |
5.3 煤中的微量元素 | 第31-35页 |
5.3.1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 第31-33页 |
5.3.2 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 | 第33-34页 |
5.3.3 煤层微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5.4 煤中的稀土元素 | 第35-38页 |
5.4.1 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富集特征 | 第35页 |
5.4.2 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 | 第35-36页 |
5.4.3 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 | 第36-3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煤中伴生元素的赋存特征 | 第39-45页 |
6.1 相关分析 | 第39-42页 |
6.2 聚类分析 | 第42-4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52页 |